蜜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蜜蜂教学设计一等奖( 二 )


二、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展示的机会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特别想要阐述自己的见解,同时品尝成功的喜悦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为他们动口、动脑提供足够的素材、时间和空间 。例如在引导学生补充板书时,我就是先让学生跟同座讨论,等每个学生都经历了动脑,动口的过程后,再指名回答,从而给每个学生都提供一个展示的机会 。
三、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读课文 。
俗语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在课堂上,我采用各种形式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有自读、轮读、引读、指名读等,学生在一遍遍的感情朗读后,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更多的体会,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一种最好的自学 ***。
四、鼓励学生参与课外学习
教学结束后,我向学生推荐阅读阳朔的《荔枝蜜》,力求将课内延伸到课外,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
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处处为学生着想,努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热情高涨地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学习知识,巩固知识,拓展知识,学生才能自主地学习新知 。也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
《蜜蜂》教学反思4《蜜蜂》这篇课文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
课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 。首先写“我”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试验;再写“我”试验的过程 。过程大体是在自家花园蜂窝里捉上20只蜜蜂,都在背上做上记号,叫小女儿守在窝旁,“我”走出二里多路,放飞蜜蜂 。随后写“我”途中的观察和猜测以及试验的结果 。结果第二天有17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先后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最后得出结论:“我”尚无法解释蜜蜂为什么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在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作者观察、思考、试验的 *** 和探索精神 。
如何通过生本教学模式达成教学目的是我首要考虑的问题 。
首先,我总结了近期在生本教学探讨中出现的问题:1、学生预习不充分,大部分孩子只是停留在生字词的预习上,只有少数同学 能按老师的要求读通课文并收集相关的资料 。2、小组合作学习只能停留在文章表面,不能细致深入地加以体会 。3、小组合作,每个小组优等生只有一两人,如何在他们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4、小组合作,展示的时间过长,在规定的时间内很难达成教学目标 。
接着,我确定了教学思路:小组分工细化,讨论的问题开放化 。
有了思路,教学过程的落实就有了风向标 。在第一课时第一回合的小组学习中,让小组长组织组员互相检查本组同学生字词的学习情况,并对小组进行了细化分工 。如一号学生指给二号认,其他听;接着二号指给三号认,其他听 ……认读时,把不会认的字做好标记,并负责教会不会认的同学,做到人人过关,再进行展示 。虽然字词预习效果好,也用了8分钟的时间 。第二回合的小组学习,我让组长组织检查读通读顺课文,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开口读书 。然后进行展示,评价,再读 。由于目标难度不大,学生积极性很高,参与面广,很易达成目标 。但较费时间,读—评—读来回几个回合,二十多分钟就过去了 。第三回合,我让学生小组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孩子们七嘴八舌,兴致勃勃 。接着小组展示 。四个小组都发了言:“这篇课文写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这篇课文写蜜蜂离家二里多路都能飞回家 。”“这篇课文写作者带着蜜蜂走了二里多路,放飞蜜蜂 。蜜蜂也能飞回家 。” “这篇课文写蜜蜂有辨认方向的本能 。”从四个小组的发言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都动了脑筋 。接着小组主持人进一步问:“请问下面还有补充的或有不同意见吗?”下面一片沉默 。我想如果再来一组展示,情况也会大同小异 。怎么办?我只好运用师本的优势,问了一句:“谁能把他们的发言连起来说一说?”一语道破天机,有几个孩子举手,其中一位把课文的内容能大概总结出来 。第一课时,也算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此时已拖堂几分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