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口感描述术语,形容普洱茶口感的专业术语

普洱茶有甜、苦、涩、酸、鲜等味感,也有滑、爽、厚、薄、利等口感,还有回甘、生津、喉润等回感,此类味感、口感、回感等组成了普洱茶之滋味 。关于形容普洱茶的口感描述术语,下面就来分享一下关于普洱茶味感、口感、回感的各类标准 。

一、味感

普洱茶的口感描述术语,形容普洱茶口感的专业术语

文章插图
甜:这是最容易被接受的味感,人体口腔中的大量甜味味蕾集中在舌尖部位,茶叶中的碳水化合物经过水解或裂解形成低聚糖,经过冲泡,慢慢释放于茶汤之中,使之有甜的味道 。
苦:众所周知,苦为茶之本性,古代称茶为苦茶,原因即在此 。对于苦的体味,正好与甜相对,舌根对于苦味最为敏感 。
普洱茶之所以苦,因其内含成分中主要有显苦的咖啡碱,此类成分的多寡直接影响到茶汤苦的程度 。茶叶中的咖啡碱含量非常高,为同量咖啡豆的1~2倍,同样提神效果也更为明显 。
涩:都说“苦涩不分家”,苦与涩犹如孪生兄弟,相依相随涩在口腔之中,舌苔上面、口腔内壁都有感应,非常容易感觉到 。
这涩味的形成主要由于茶叶中大量茶多酚的缘故,恰好普洱茶属大叶种茶,显苦的咖啡碱和显涩的茶多酚含量都远高于小叶种茶,因而大部分普洱生茶的苦涩感较之其他未发酵茶类要明显得多 。
但随着时间慢慢发生氧化、聚合,体现在茶汤中的苦涩会逐渐退去,一点一点的转化为甘甜与顺滑 。

普洱茶的口感描述术语,形容普洱茶口感的专业术语

文章插图
酸:生、熟普洱中都可能会有,但都由不好的品质所产生,酸味的形成,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1、原料加工过程中,因揉捻叶对方时间过长,来不及晒干,导致茶叶变酸;
【普洱茶的口感描述术语,形容普洱茶口感的专业术语】 2、普洱茶发酵过程加工不当,微生物类型与堆温不对,茶叶中的糖分发生糖酵解,而产生酸味;
3、是因为保存不当,仓储的不好,导致茶叶发霉变酸 。
鲜:鲜味在春茶中极为明显,鲜味物质的主体是氨基酸类,含量最大的为茶氨酸 。越嫩的茶叶,鲜味越明显,品饮时感觉丰富而不单薄,清新爽口 。

二、口感

普洱茶的口感描述术语,形容普洱茶口感的专业术语

文章插图
滑:从感官上来形容,就像流体轻轻的拂过你的舌面,进入喉咙的感受 。普洱茶的品鉴中,滑是对普洱茶品质鉴别的重要指标,顺滑的茶汤往往会给品茗者带来舒畅愉悦的感觉,不顺滑的茶汤,要么“锁喉”,要么清淡 。
普洱老茶和普洱熟茶,顺滑更为明显,而生普特别是新品,顺滑感就会很弱 。顺滑的形成与内含物质的组成及浓度有很大关系,影响普洱茶顺滑感的物质,主要是普洱茶中的可溶性糖类寡糖与果胶 。
此类物质或原本带有,或通过加工、存储形成 。糖类物质在茶汤的作用,一方面是能够改善茶汤的滋味,使茶汤更加细腻润甜,另一方面则是给改善茶汤的粘稠度及与舌面及口腔接触后的顺滑感 。
茶汤中的多酚类物质容易与舌面口腔细胞上的蛋白质结合,使口腔出现涩的感觉,而多糖能够很好的包裹住多酚类物质,使茶汤更加顺滑 。
化:如果说滑是茶汤在口中流转的感觉,化则是茶汤在口中流转时感觉变化的速度 。化的描述比较抽象,一般品茗者在品饮时所说的化与不化的感觉是茶汤入口后在味觉上停留的时间 。
入口即化的普洱茶,茶汤滋味在进入口腔停留数秒后,能够自然消散,而回味无穷 。但入口难化的茶汤,其滋味久久停留在味蕾上难以散去,霸占我们的味觉,影响对茶汤滋味的真实感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