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小麦栽培证据距今至少已有多少年 中国最早的小麦栽培证据距今

中国最早的小麦栽培证据距今约有2000年的历史 。《诗经·小雅·伐木丁丁第二十三首·黍离之歌·其二十四·伐木丁丁,麦苗秀 。燕麦秀 。”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小麦播种的情情景 。“麦苗秀,燕麦秀”,这是我们小时候学过的一首儿歌,歌词中的“麦苗”指的就是小麦 。小麦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粮食作物,也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经济作物 。在中国北方,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小麦收获的季节 。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种植小麦的?一、考古发现与古代历史记载
【中国最早的小麦栽培证据距今至少已有多少年 中国最早的小麦栽培证据距今】我国从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在黄河、淮河流域普遍种植普通小麦,不难设想,在我国先民尚处于采集野果时期,分布广泛和生长茂密的各类牧草由于长期相互自由传粉而引起的天然变异是很自然的 。
人们对于那种籽粒大和能自行断节碎穗的麦类会加以注意,因为在当时没有任何收割麦类的工具,而那种不需收割只要轻轻一碰麦穗就可把带壳麦粒收集起来,应当说在当时是再方便不过了 。那种有芒与带壳的麦粒如果用火烧烤一下,去掉芒与壳,被烧熟和略带焦味的麦粒吃起来是既焦香又味美的,在神农尝百草时代(距今约一两万年),那种由无意识的发现和选择断节麦到有意识的选择麦粒越来越大的断节麦,大概是人工选择发生效用的第一步 。也就是说,在人们第一次有意识地去挑选那种较大的断节麦粒作为食用时,就是人能够选择有利变的开始 。人们在采集断节麦的同时,对于那些同类不断节的也逐渐加以注意和选择 。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在我国云南边区和 *** 某些农业落后地区,人民就是同时采食断节麦和不断节麦的 。他们把采收来的断节麦放在烧热了的石板上烤焦去壳,然后食用,同时把不断节的也收集起来挂藏作为冬季食用 。
二、不同地理气候条件与生态系统和新类型形成的关系
由于地理气候条件的不同使中国小麦变成许多明显不同的生态系统和变异类型由此构成了东方的中国普通小麦系统 。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重要麦区,此带气候四季分明,对于小麦生长发育有良好影响,普通小麦具有早熟、多花和品质优良的特点 。由此向北发展直到接近长城,气温越变越冷,小麦的越冬是不顺利的,但在人们的细心管理下小麦的抗寒能力不断地得到锻练和加强,由此不同的冬性程度的冬小麦品种产生了 。
以上构成了华北和黄土高原小麦生态型,它是我国主要冬小麦类型的代表,具有抗寒性和长日性的特点 。从黄河流域向南发展,由于气候温润、小麦由秋播变为冬播和系统发育的结果,春性和短日性小麦类型由此形成,构成了江汉平原喜温的小麦生态型,华东华南小麦属之 。小麦之所以能产生很多
变异和成为品种资源或遗传资源,它既与我国的复杂地理气候有关,又与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有关 。这是因为我国的普通小麦,在由野生型进化成栽培型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在不同自然环境影响和人工选择的作用下,必然要发生许多适应性变异,从而导致各种各样的变种和类型的出现 。
三、小麦在中国的本土化历程
大约5000年前,麦子最先进入的是中国的西北地区 。麦子来到北方之后,面临着最大的不适应便是干旱 。麦子虽然属旱地作物,但和原产中国北方的其它旱地作物相比,要求有较好的灌溉条件,在这个条件不能满足之前,一般都是选择低地种植 。因为水往低处流,低地墒情会相对好一些 。
而当麦子在距今1700年左右的时间进入中国南方之后,情况正好相反 。南方雨水充沛,地势低洼,最大的障碍不是旱而水,特别是在稻麦二熟地区,水稻在收割之后,为了能及时地种上麦子,必须及时地排干稻田中的水分,因此,排水成为在南方稻田上推广种麦的关键 。同时种稻和种麦之间还存在季节上的矛盾 。这个问题和土地所有制结合在一起就更加复杂了 。宋代以后,政府为了鼓励种麦,出台了一项政策,规定所有稻田上种麦的收成全部归客户所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