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指北针和民用指南针的区别 指北针和指南针的区别

指北针和指南针的区别,北方人不懂,南方人却很喜欢 。这个东西就是我们平时用的手电筒,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就发明了这个东西,它的作用非常大,可以照明明也可以当做一个装饰品,不过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那么你知道这个手电筒是怎么 *** 的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个铁丝,将铁丝剪成一个圆形的,然后在铁丝的中间打一个孔,这样就可以用来装手电筒了 。
古代指南针,又称司南
指南针为什么不叫指北针?其实指南针上面的箭头一般是指北方的,那么为什么还叫指南针呢?因为古代人指北是不用指南针的,而是通过看北极星 。
为什么不叫指北针?

军用指北针和民用指南针的区别 指北针和指南针的区别

文章插图
中国是个天文学很发达的国家,而且位于北半球 。在很久很久以前,古人就对天上的恒星、行星、星座感兴趣并勤于观察 。他们对天空中的北斗七星是相当熟悉的 。这7颗亮星中的4颗组成斗形,另3颗组成斗柄;而且用北斗星很容易找到位于北极的十分耀眼的北极星 。用北极星指北是中国人的常识、中国人的传统和习惯 。
有了这个可以指北的标志物,任何事物都是不能和它争锋抗衡的,也不允许与它争,就如同日出指东一样 。正因为如此,指南针的“老祖宗” 也是制成北斗七星的形状,取名司南 。
可能是因为这个叫“司南”的工具,所以后来大家就有了指南针这样一个说法了,习惯之后其实也没人去在乎为什么不叫指北针,因为南和北是对着的,知道了北方就一定知道南方 。
另外在我国古代文化里,南为阳,北为阴,活人都以阳为尊 。皇帝都是面南背北坐,正屋的门窗都开向南 。所以指示方向,也以南为主 。
司南是指南针的始祖
军用指北针和民用指南针的区别 指北针和指南针的区别

文章插图
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它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象一把汤勺,圆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盘”上并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转,当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古人称它为“司南” 。当时的著作《韩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 。《鬼谷子》中记载了司南的应用,郑国人采玉时就带了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向 。
春秋时代,人们已经能够将硬度5度至7度的软玉和硬玉琢磨成各种形状的器具,因此也能将硬度只有5.5度至6.5度的天然磁石制成司南 。东汉时的王充在他的著作《论衡》中对司南的形状和用法做了明确的记录,司南是用整块天然磁石经过琢磨制成勺型,勺柄指南极,并使整个勺的重心恰好落到勺底的正中,勺置于光滑的地盘之中,地盘外方内圆,四周刻有干支四维,合成二十四向,这样的设计是古人认真观察了许多自然界有关磁的现象,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经过长期的研究才完成的,司南的出现是人们对磁体指极性认识的实际应用 。
指南针是怎样发明的
军用指北针和民用指南针的区别 指北针和指南针的区别

文章插图
古代民间常用薄铁叶剪裁成鱼形,鱼的腹部略下凹,像一只小船,磁化后浮在水面,就能指南北,当时以此做为一种游戏,东晋的崔豹在《古今注》中曾提到这种“指南鱼” 。
北宋时,曾公亮在《武经总要》载有 *** 和使用指南鱼的 *** :“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型,置炭火中烧之,侯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 。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向午也 。”这是一种人工磁化的 ***,它利用地球磁场使铁片磁化,即把烧红的铁片放置在子午线的方向上,烧红的铁片内部分子处于比较活动的状态,使铁分子顺着地球磁场方向排列,达到磁化的目的,蘸入水中,可把这种排列较快地固定下来,而鱼尾略向下倾斜可增大磁化程度 。人工磁化 *** 的发明,对指南针的应用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在磁学和地磁学的发展史上也是一件大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