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里de小镇叫什么 和平里de小镇户型图

和平里de小镇户型图,该户型面积为89平米,三室两厅两卫,南北通透,动静分区合理,厨房、餐厅、客厅一体化设计,空间利用率高,采光充足,居住舒适度高层设计有3卧室1卫生间,主卧带独立卫生间,方便老人起居生活,同时满足家人日常生活需求 。次卧带衣帽间,方便储物收纳 。书房设设计在二层,可以提供办公学习环境 。三层设计有3卧室1卫生间,主卧带独立卫生间,方便老人起居生活,同时满足家人日常生活需求 。
聊房子,总是能带来兴奋感,前几天和朋友闲谈,不经意间讨论到40年武清“豪宅”发展历史这个话题,于是有了冲动,想转化成文字分享给大家 。
对老武清人来说是种回忆,对新武清人来说是个“故事” 。
刚写起来,我就觉得,其实用“豪宅”这个词来形容主题有些不合适 。因为很多年前,我们所说的“好房子”,如果按照现在的评判标准,哪个都称不上豪华 。
那些在特定时间被称作“好房子”的,其共性不是“豪华”的“豪”,而是“自豪”的“豪” 。
1980——1990年代
40年前武清是个典型的北方县城,整个国家的房改还没有完成,所以没有什么商品房,大部分是单位的分房,就是给你住但是没有产权那种 。
那时候大桥道、小东庄子区域(现馨达园地址),是政府部门和国企的分配房比较集中的区域,因此很多住户的自豪感来自于身份的认同,就是现在很多开发商所说的圈层 。
至于房子,红砖破瓦顶,2-3间平房、几平米的小院,四白落地地板砖,公共厕所、彩电、冰箱、洗衣机再加一个自行车,就是非常幸福的配置了 。
哦对了,那时大多数家庭没有独立厕所的,五冬六夏的都要走一段距离去公共厕所,那种卫生条件和刺鼻的味道,简直是我儿时的噩梦!
平房的冬天挺受罪的,需要自己生炉子,不知道读者朋友有多少人压过蜂窝煤,我小时候老喜欢干这个活儿了,感觉特解压 。
周边的配套是区域的优势更是武清人的记忆:学校、医院、商业配套(二百、常德大街不知道多少人还记得)、公园绿化(雍园里的大飞机、雍园对面的大白象滑梯)、武清礼堂看电影是多少人的儿时记忆 。
可惜现在已经不好找当时的旧照片,就只能拿如今的照片“充充数” 。
当时一小没有盖楼 。
育才小学那时还叫上朱庄军民小学
武清中医院当时还是一排排小平房

和平里de小镇叫什么 和平里de小镇户型图

文章插图
能去雍园划划船也是一种享受 。
1990—2000年代
1991年是个非常重要的节点,武清开发区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获批,开启了武清产业发展的新纪元,几年后随着规划落地、企业进驻,河西开启了居住生活区 。
1996年,杨村一中第一次搬迁(运河以西的泉州路,现三中校址) 。
这十年,武清开始实现“三维”发展,第一维从东到西,第二维从北到南,第三维就是开始“平地起高楼” 。
90年代,我们80后开始有记忆了,河东河西同时开始建设楼房 。
区别是河东片区以文华巷这类的平改房为主,河西片区为了给国家级开发区的投资者和管理者,打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开始突破枷锁,设计并建设栖仙温泉公寓这类优质的住宅产品 。
文华巷
栖仙温泉公寓
同时河西片区的和平里、广厦里等社区也开始建设 。
和平里实景
广厦里实景
无论是河东还是河西,作为第一批住进楼房的业主,多少心里是自豪感的,这是武清百姓从房子本身的建设形态上开始有了新的认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