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定投,定投和基金有什么区别?


所谓定投 。并不是“一直买” 。首先 。你要对指数运行区间划定一个安全边际范围 。无论你测算的对还是错 。这都不重要 。但这个范围 。你一定要有 。为什么呢?比如说 。你认为指数在3000点以下都是可以接受的安全边际区 。那么 。只要指数运行在这个范围内 。你每个月都定投一笔 。直到有一天指数超出这个范围 。如果指数一直不超出这个范围 。你就会一直买下去 。由于你的预期为正 。也就是指数早晚有一天一定会超出3000点 。那么 。指数在安全边际区停留的时间越长 。你在安全区存的筹码就越多 。你未来收益的规模就越大 。假如你认为指数在5000点以下都是可以接受的安全边际区 。也是一样的 。并不影响结论 。区别只是 。指数在5000点以下停留的时间段肯定比3000点以下要更长 。你定投的资金规模肯定更大 。距离你收获的时间节点肯定更远 。如果你想把这个时间缩短 。会发现就变成了“在某一个价位的一把梭” 。这就是时间为零的特定情况 。马上你就能知道自己的对错 。如果把时间放大 。把买入价位变成区间 。这就是“定投” 。说白了 。并不是技巧有多高深 。而是一种分摊风险的方式 。—————————————这种定投方式用来投资个股行不行?在我A的前二十年 。很多投资者都是这样玩的 。可是 。现在的股票风险就很大了 。因为上市公司真的会退市了也就是 。你划定的安全边际会变成一个笑话 。它永远都不可能涨过你的预期值 。这个游戏就变成了预期为负 。长期玩 。你会输 。而且是输精光的那种 。所以 。开篇就讲了 。如果你不指望做股神 。那么核心指数最适合“价值投资”。如果想多翻几倍 。你把杠杆上高一点就行了 。根本不需要指数波动比个股大 。甚至毫无关系所以 。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这个投资游戏如果你能保持多年持续的充沛现金流 。如果你起步有足够大的本金规模 。那么只要选择了预期为正的正确方式 。你一定会赢 。而且赢很多这不是一道智力题 。诶 。跳出逻辑 。回头一看嗯 。“活得久才会越来越有钱” 这是真理
其他观点:
定投是一种投资方式 。可以用在投资股票、基金、指数ETF等各种投资品种上 。与一次性买入相比 。定投适合那些手头没有充裕资金用来一次性投资 。但每月又有一定可支配收入的人 。通过定投的方式 。这一类投资者不但可以达到强制储蓄的目的 。如果在买入后投资标的不断下跌 。还能起到摊薄成本的作用 。因为大跌之后 。你在底部也会有买入 。并且相同的金额能买入更多份额 。摊薄在高点买入的成本 。等待市场上涨后再赎回 。如果将每个月买入的基金净值与最后卖出净值用曲线连接起来 。两端朝上的弧形的形状就像人的一张笑脸 。这也被称为定投的“微笑曲线 。但是选择定投有一个前提条件 。那就是投资标的从长期来看一定会上涨 。因此定投对选择投资标的的能力有一定要求 。如果选择了较差的标的 。依然会亏损 。聪明投资者推荐三类比较适合定投的投资标的 。1. 长期业绩优秀的公募基金;2. 波动较大的指数ETF 。比如沪深300和中证500;3. 长期基本面良好的股票也可以作为定投的对象 。
其他观点:
定额全称是“定期定额投资” 。是指投资者通过向基金销售机构提出申请 。事前约定投资的基金名称 。每一次的扣款日、扣款数量以及口放方式 。再由该销售机构在约定的日期在投资者指定的银行账户内自动完成申购以及扣款事宜的一种投资基金的方式 。定投基金的最大特点就是“三个固定”——固定时间、固定金额以及固定基金 。
基金定投与一般的基金申购具有许多不同点 。
首先 。基金定投所需的金额比基金申购低得多 。每次定投的金额可以远远低于一般购买基金的最低限额 。其次 。普通基金申购面临着“高买低卖”的风险 。而基金定投的资金由于是定期投入的 。因此风险相比普通申购更加分散 。其次 。两种基金的申购方式也不一样 。普通的基金申购一般是一次性完成 。后续就不需要再进行申购 。但是一次性收购必须手动操作 。而定期定额定投基金 。是在每个固定的日期定投到某只基金 。申购需要重复进行 。最后 。两种基金投资方式适用的人群不太一样 。一般来说 。定期定额定投基金具有强制投资的效果 。这对于工薪阶层来说 。相当于将每个月的收入取出一定的比例 。月复一月地投放到基金产品中去 。有种储蓄的味道 。因此这种投资方式很适合刚工作、没有多少积蓄的年轻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