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吴承恩和蒲松龄一生都未中举?


吴承恩(约1500-1583)字汝忠 。号射阳山人 。汉族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作者、明代小说家 。淮安府山阳县河下人(现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吴承恩自幼敏慧 。勤奋好学 。一目十行 。过目成诵 。他精于绘画 。擅长书法 。爱好填词度曲 。少年时代他就因为文才出众而在故乡出了名 。受到人们的赏识 。他一生博览群书 。尤喜爱神话故事 。在科举中屡遭挫折 。嘉靖中补贡生 。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 。一字剑臣 。别号柳泉居士 。世称聊斋先生 。自称异史氏 。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 。19岁应童子试 。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 。名震一时 。补博士弟子员 。以后屡试不第 。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 。为生活所迫 。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 。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 。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 。舌耕笔耘 。后撤帐归家 。1715年正月病逝 。享年76岁 。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
至于这两位才华横溢的小说家没有中举原因大致如下:
一、明清科举考试用排偶文体阐发经义 。称为“八股取士” 。亦称“时文”、“制义”或“制艺” 。以后便承袭下来 。格式愈益严格 。文章越发空虚 。所谓八股文 。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分组成 。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 。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 。以此来禁锢知识分子思想 。考中做官的 。很多人并没有真才实学 。只会在故纸堆里替圣人代言 。迂腐酸臭 。比如范进、周进之流 。沦为皇帝的忠顺奴仆 。八股文的写法过于程序化 。内容千篇一律 。束缚这二位神怪小说家的手脚 。他们的文学才华勿庸置疑 。但小说的笔法并不适合官样文章 。文学创作讲究不拘一格 。富有个性特色和想象力 。谈神论鬼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他们别居一格的不落窠臼的文风 。容易被讲究循规蹈矩、四平八稳的教条官员视为异端 。打入冷宫 。中举与才华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二者不能划等号 。正如当代莫言、陈忠实、王蒙、贾平凹也不是北大中文系毕业 。王蒙自己也说参加高考语文最多及格 。这并不影响他们成为中国顶级作家 。才能不是只有考试才能证明 。科举考试一时荣 。神鬼佳文传千古 。明清中举之人不在少数 。但有几人有吴承恩、蒲松龄这样高的知名度?他们凭借不朽的作品 。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
二、明清科举考试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不是文笔好就能登科 。只有极少数中举者(大概不到读书人的万分之一 。比现在考北大、清华还难) 。还有巨量的失意者 。科场上屡试屡爽 。试辄不售 。只有很小一部分读书人(大约童生的百分三多一点)获得了初级的秀才功名 。“三十老明经 。五十少进士” 。秀才作为封建社会占人口极少数的读书人 。已进入国家后备人才序列 。也属读书人中的姣姣者 。鲁迅笔下满口之乎者也的孔乙己连半个秀才都没捞到 。范进也是50多岁才中秀才 。至于70多岁的童生也不鲜见 。足见科举考试之中举概率之低 。
三、科考黑幕 。吴承恩和蒲松龄 。他们一个生活在明朝 。一个生活在清朝 。明清封建王朝中 。朝庭昏庸腐败 。官员绳营苟苟 。追名逐利 。这些就可能导致科举考试 。存在着行贿买通考官 。请人代考捉刀、夹带小抄、试卷作记号等徇私舞弊的黑幕 。这些也可能使吴承恩和蒲松龄这样的寒门学子 。科举不中 。仕途无望 。

为何吴承恩和蒲松龄一生都未中举?

文章插图
为何吴承恩和蒲松龄一生都未中举?

文章插图
为何吴承恩和蒲松龄一生都未中举?

文章插图
为何吴承恩和蒲松龄一生都未中举?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他们偏科 。只喜欢看小说写文章 。或者做小抄 。同正规考试需要学习的内容大相径庭 。所以就考不上 。
其他观点:
没中举很正常 。先了解下明清的科举制度 。
明清科举考试分为童子试、乡试、会试、殿试四个等级 。
1、童子试
合格者为生员 。就是秀才 。考中也就“进学” 。国家每月供给一些米 。但是要经常受教育部门考核 。不合格要勒令退学 。
2、乡试
乡试合格者为举人 。中举者一般就属于后备官员队伍 。即可以做官 。第一名称解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