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阅读答案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文言文翻译( 三 )


拯曰:“漳河沃壤,人不得耕,刑、洺、赵三州民田万五千顷,率用牧马,请悉以赋民 。”从之 。解州盐法率病民,拯往经度之,请一切通商贩 。
除天章阁待制、知谏院 。数论斥权幸大臣,请罢一切内除曲恩 。又列上唐魏郑公三疏,愿置之坐右,以为龟鉴 。又上言天子当明听纳,辨朋党,惜人才,不主先入之说,凡七事;请去刻薄,抑侥幸,正刑明禁,戒兴作,禁妖妄 。朝廷多施行之 。
除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 。尝建议无事时徙兵内地,不报 。至是,请:“罢河北屯兵,分之河南兖、郓、齐、濮、曹、济诸郡,设有警,无后期之忧 。借曰戍兵不可遽减,请训练义勇,少给糇粮,每岁之费,不当屯兵一月之用,一州之赋,则所给者多矣 。”
不报 。徙知瀛州,诸州以公钱贸易,积岁所负十余万,悉奏除之 。以丧子乞便郡,知扬州,徙庐州,迁刑部郎中 。坐失保任,左授兵部员外郎、知池州 。复官,徙江宁府,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 。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日“包待制” 。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
中官(宦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 。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 。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
初,有子名繶,娶崔氏,通判潭州,卒 。崔守死,不更嫁 。拯尝出其媵,在父母家生子,崔密抚其母,使谨视之 。繶死后,取媵子归,名曰綖 。有奏议十五卷 。
三、出处
《宋史·列传·卷七十五》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宋史》最早为至正刊本,次为成化朱英重刊本 。
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诏修宋史,但因体例、年号不一而未成 。
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下令修辽、金、宋三史 。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等七人任总裁官,还有史官斡玉伦徒、泰不华、于文传、贡师道、余阙、贾鲁、危素等23人,脱脱于至正四年五月(1344年)辞职,中书右丞相阿鲁图继任,阿鲁图虽名为都总裁,但不谙汉字 。
至正五年(1345年)十月成书,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 。至正六年(1346年)在江浙行省予以刊刻 。
二、作品赏析
《宋史》的特点是史料丰富,叙事详尽 。两宋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学术活跃,雕版印刷盛行,编写的史书,便于刊布流传 。
科举制的发展,形成庞大的文官群,他们的俸禄优厚,有很好的条件著述 。加之统治者重视修撰本朝史,更促成宋代史学的发达 。
《宋史》尽管疏漏较多,但仍保存了不少已失散的原始资料,是了解和研究两宋历史的重要史书 。明清以来,不少人对《宋史》加以纠正或补充 。
《宋史》的最大缺点是比较粗糙 。由于成书时间短,只用了短短两年零七个月,而且时值元朝濒临崩溃的前夕,因此编纂得比较草率 。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阅读答案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文言文翻译】三、
1、蔑里乞?脱脱
脱脱(1314年-1355年),亦作托克托,亦作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人 脱脱幼养于伯颜家,从浦江吴直方学 。元朝元统二年(1334年),脱脱任同知宣政院事,迁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中书右丞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