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阅读答案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文言文翻译( 五 )


(包拯)转到端州当知府,升为殿中丞 。端州出产砚台,此前的知府趁着进贡大都敛取是贡数几十倍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 。包拯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当政满一年没拿一方砚台回家 。

(包拯)出使契丹,契丹命令典客对包拯说:“(你们国家的)雄州城最近开了便门,就是想引诱我国的叛徒,以便刺探边疆的情报吧?”包拯说:“(你们国家的)涿州城曾经也开过便门,刺探边疆的情报为何一定要开便门呢?”那个人便无言以对了 。

(包拯被朝廷)召令暂时代理开封府尹,升为右司郎中 。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听说的人都很害怕他 。人们把包拯笑比做黄河水清(一样极难发生的事情) 。小孩和妇女,也知道他的名声,叫他“包待制” 。京城里的人因此说:“(暗中行贿)疏不通关系(的人),有阎罗王和包老头 。”按旧规矩,凡是诉讼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 。包拯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瞒 。

包拯性情严峻刚直,憎恶办事小吏苛杂刻薄,务求忠诚厚道,虽然非常憎恨厌恶,但从来没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 。(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也断绝往来 。虽然地位高贵,但(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饮食跟当百姓时一样 。(他)曾经说:“后代子孙当官从政,假若贪赃枉法,不得放回老家,死了不得葬入家族墓地 。假若不听从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孙 。”二:包拯字希仁原文及翻译包公,名拯,字希仁,谥号“孝肃”,世人尊称“包公” 。包公一生从政做官26年,其中15年是在开封度过的,最后逝世于开封 。包公权知开封府,只有一年零三个月 。但他在开封名声最响,治理开封明察善断,铁面无私,两袖清风,执法如山 。戏剧舞台上的包公都是以开封府尹的身份出现的,电视剧《包青天》演出后,更是名扬四海,其中一句“开封有个包青天”妇孺皆知 。
《明志诗》: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
史册有遗训,勿贻来者羞 。
?
包公一生留下的唯一的这首诗告诉我们,“清心”是修身的根本,“直道”是处世的原则 。笔直的树干,必将成为栋梁;淬炼的纯粹钢筋,决不可弯曲为钩 。国仓里屯满了粮食,连老鼠、麻雀也会欢喜;如果田野里荒芜得寸草不生,兔子、狐狸都要犯愁 。史册上记载着先贤的教诲,做官就要做好官,千万不要留下劣迹被后人辱骂 。
可以说,这首诗是一首正气歌,是包拯为官之道的座右铭 。他在诗中直抒胸臆,充分表达了立志要做国之栋梁、民之清官的决心,即清心治本,直道处世 。包拯始终是按照这首《明志诗》从政的,他上报国家、下安黎民,践行着自己的铮铮誓言 。他以清正廉明、铁面无私、刚正不阿、执法如山的品质锻造出“包青天”的千古颂名 。
三: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文言文翻译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县人 。当初考取进士后,拜官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知县 。因为父母都年事已高,他推辞不去就职 。又调和州监税,父母更不愿随行,他便辞官回家奉养 。过了几年,双亲相继去世,包拯就在墓旁造屋居住守孝,到守丧期满,仍然徘徊不忍离去,邻里父老曾多次过来劝他结束守丧 。过了很久,包拯才去吏部接受调选,便做了天长知县 。有个盗者割了一人家的牛舌,失主来县上诉,包拯说:“只管回去,把牛杀了卖掉 。”过后不久又有一人来县报告,说有人私自杀牛,请予处理 。包拯对这个人说“:你为什么割了人家的牛舌又反来告他的状?”盗窃者听后十分惊恐,立即服罪了 。调任端州知州,升迁为殿中丞 。端州地方出产上好的砚台,以前的州官借进贡之名,大都从这里索取几十倍的进贡量去赠送权贵 。包拯为了杜绝这种弊端,叫做砚台的人只做足够进贡的数量 。他在那里一年任期届满,没有拿一个端砚回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