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信息等级保护测评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指对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隐私等方面的信息进行分类管理,根据其重要性和保密程度,制定相应安全保护措施的一项制度 。该制度是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防止信息遭到非法获取、篡改和泄露等,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和机密性 。同时,对于涉密信息的处理,还需遵守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和保密规定 。
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对信息和信息载体按照重要性等级分级别进行保护的一种工作,在中国、美国等很多国家都存在的一种信息安全领域的工作 。
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划分:
第一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第一级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应当依据国家有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保护 。
第二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 。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指导 。
第三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 。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
第四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 。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强制监督、检查 。
第五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 。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专门监督、检查 。
扩展资料:

根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精神,明确了以下基本原则:
自主保护原则: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及其主管部门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自主确定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自行组织实施安全保护 。
重点保护原则:根据信息系统的重要程度、业务特点,通过划分不同安全保护等级的信息系统,实现不同强度的安全保护,集中资源优先保护涉及核心业务或关键信息资产的信息系统 。
同步建设原则:信息系统在新建、改建、扩建时应当同步规划和设计安全方案,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建设信息安全设施,保障信息安全与信息化建设相适应 。
动态调整原则:要跟踪信息系统的变化情况,调整安全保护措施 。由于信息系统的应用类型、范围等条件的变化及其他原因,安全保护等级需要变更的,应当根据等级保护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要求,重新确定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根据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的调整情况,重新实施安全保护 。
参考资料
二:信息等级保护测评
主要有三个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信息等级保护测评】BMB17-2006《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技术要求》;
BMB20-2007《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管理规范》;
BMB23-2008《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方案设计指南》;
还有一个测评的
BMB22-2007《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测评指南》
三:信息等级保护三级
文章
【摘要】等保三级的花费会更高一些,另外,等保二级和等保三级的测评周期,是有所不同的 。
目前市面上企业过等保,一般是过等保二级和等保三级 。但很多企业不知道自己需要过哪个级别的等保,不知道等保二级和等保三级有什么区别,今天我们小编就给大家来详细讲解一下等保二级和等保三级的区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