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左传 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哪个文章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个词语起源于我国古代名著《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故事 。在草菅人命的暴秦政权下,淮阴侯刘邦意图借助诸侯之力,反抗暴政,一跃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伟大统治者 。他曾说过:“天下大乱,而无人为先,此天亡之人也;有志而无术,此才亡之人也 。少有闻见而旁求俊才,求之不得,此愚亡之人也 。有才而无信,此货亡之人也 。有才有信而无仁义,此暴亡之人也 。有才有信有仁义而无礼,此野亡之人也 。有才有信有仁义有礼而无治,此乱亡之人也 。有才有信有仁义有礼有治,此定天下之君也 。”这是一个千百年来至今还值得反思的真理 。

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左传 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哪个文章

文章插图
"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出处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元年》
原文选段: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 。子姑待之 。”
白话释义:
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如果超过三百方丈,那就会是国家的祸害 。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 。现在,京邑的城墙不合规定,这不是先王的制度,这样下去您将会控制不住的 。”
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我怎能躲开这种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滋长蔓延就难办了 。蔓延开来的野草还不能铲除干净,何况是您受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你姑且等着瞧吧 。”
扩展资料作者简介
左丘明,生卒年不详,都君人,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关于左丘明的姓名,长期以来由于先秦及汉代文献对左传作者左丘明的记载非常有限,历代学者就左丘明氏字名情况问题争论不休、众说纷纭 。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但史载,左丘明乃姜子牙后裔,嫡系裔孙丘(邱)氏较为可靠,旁系左氏有待商酌 。
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 。史学界推左丘明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 。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 。左丘明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当时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
多行不义必自毙的近义词:
1、作茧自缚[ zuò jiǎn zì fù ]
释义:蚕吐丝结茧,把自己包在里面 。比喻自己使自己陷入困境 。
出处:唐·白居易《江州赴中州至江陵以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裹 。”
翻译:扑火的飞蛾谁来救?蚕茧是它自己裹起来的 。
2、自食其果[ zì shí qí guǒ ]
释义:比喻自己做了坏事,自己遭受到损害或惩罚 。
书证:茅盾《〈呼兰河传〉序》:“除了因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乐 。”
例句:战争没有吓倒人民,反而使战争的发动者自食其果,加速了自己的灭亡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多行不义必自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左丘明

题名: 多行不义必自毙
所属朝代: 春秋战国时代
拼音: duō xíng bù yì bì zì bì
出处:《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

解释:毙,倒下去 。坏事干多了,结果是自己找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