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电子元件市场 深圳电子元件批发市场( 三 )


曾几何时,9999mAh超长待机、升降式摄像头、四卡四待、反向充电……各种你能想到、想不到的功能的山寨机从华强北发往全球各地,价格只有品牌产品的三分之一 。已是亚洲最大电子元器件交易中心的华强北进而成为了亚洲最大的手机交易中心 。据说,在900多米的华强北街道上,汇聚着全国60%以上的手机采购客户 。
甚至山寨这个词本身就是源自深圳华强北 。当时很多生产仿制品的生产商不敢在手机上署产地名,只能印上“SZ”两个字母,久而久之便喊成了“山寨” 。不过也就是在那时,华强北被很多人贴上了“山寨”的标签 。
孙文平告诉采访人员,当时建厂生产手机的成本在1500万元左右,而要工信部批准手机牌照必须有2亿元注册资金,这也让很多中小手机厂商只能在高门槛外做山寨手机 。
为此,孙文平和协会联合100多家手机厂商集体向工信部提出申请,后来,注册资金由2亿元降到2000万元,检测费从50万元左右降到十几万元 。此后更是直接让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南方分院入驻深圳,就近检测 。这些也为后来国产手机品牌崛起做了一个好的铺垫 。
数据最有说服力,2009年全国大约有700个手机品牌,其中一大半来自深圳 。
资料显示,鼎盛时期,华强北电子专业市场多达36家,经营商户26252户,年销售额3000亿元,是全国经营商户最多、产品最全、销售额最高的电子商业街区 。
那时的华强北手机除了内销,还吸引了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商人来采购,仅2007年,华强北出口了7000余万部手机 。
2008年第十届高交会上,华强北获得“中国电子第一街”称号,这标志着业内确认了华强北在全国电子产业界的龙头地位,也成为华强北的最佳注脚和标签 。
3.市场基因
市场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
“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能挣到钱”,市场是深埋在华强北骨子里的基因 。“市场需求”成为华强北兴起、演变过程中的指挥棒 。
华强北的快速崛起和发展,也一直伴随着各种争议 。在这个竞争饱和又缺乏管理的市场,一个完整的仿制链条野蛮成长,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一些人甚至将华强北和仿制、山寨等挂钩 。而伴随时代的演变,曾依托山寨和改装、投机的华强北,也开始出现每况愈下的局面 。
在仿制、水货等愈演愈烈的2007和2011年,华强北各迎来了一次彻底的“大扫荡”,深圳副市长亲自带队,开展高强度清查 。此后,清查成了常态 。
经过持续高压整治,华强商圈出现“关、停、并、转”潮,部分靠违法手段经营的商户失去生存土壤 。
同时,华为、小米、OV等国产手机品牌开始崛起,推出了物美价廉的智能机,不断挤压华强北的山寨机、高仿机及二手手机的市场空间 。而寒潮下最沉重的一击,则是来自互联网电商平台的崛起 。多年积攒下来的人脉与回头客,在海量、便捷、低价的网购面前相形见绌,熙熙攘攘的华强北日渐萧条 。
一位华强北商铺店主凌风(化名)对采访人员表示,商铺还是他2007年就租下的 。当时这个商铺的租金近1万元/月,而如今租金仅需5000元/月 。华强北这个“一米柜台”的作用也在弱化 。如今的客户都是以线上交流为主,线上接订单、线下发货成为主流 。
不过任何年代都有弄潮儿 。流水的商户,铁打的华强北,虽然经历重挫后人流减少,但华强北依然是全球的电子产业交易中心和人气聚集地,只不过经营主业从山寨机到高仿机、水货再到正品机、显卡芯片乃至零食化妆品 。
在孙燕飚看来,深圳华强北是全国最鲜活的市场,市场需要什么,华强北就提供什么,这正是华强北骨子里的市场基因,是华强北“神奇”背后的根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