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的食俗

    农历正月十五夜 , 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 , 又称上元节 , 灯节 。
【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的食俗】
正月十五闹元宵 , 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 。元宵之夜 ,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 , 人们赏灯 , 猜灯谜 , 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
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始于汉朝 。隋唐时发展成盛大的灯市 。到宋元时期 , 京都灯市常常绵延数十里 。灯会的时间 , 汉朝只限于正月十五一夜 , 唐玄宗延长到三夜 , 到明朝规定从正月初八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 。唐朝灯会中出现了杂耍技艺 , 宋代开始有灯谜 。明朝有增加了戏曲表演 。灯市所用的彩灯 , 也演绎出“橘灯”、“绢灯”、“五彩羊皮灯”、“无骨麦秸灯”、“走马灯”、“孔明灯”等等 。始于南宋的灯谜 , 生动活泼 , 饶有风趣 。经过历代发展创造 , 至今仍在使用的谜格有粉底格、秋千格、卷帘格、白头格、徐妃格、求凤格等一百余种 , 大多有限定的格式和奇巧的要求 , 巧立名目 , 妙意横生 。
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始于宋朝 。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 , 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 。元宵分实心和带馅两种 。有香辣甜酸咸五味 。可以煮、炒、油炸或蒸制 。桂花酒酿元宵、以肉馅、豆沙、芝麻、桂花、果仁制成的五味元宵以及用葱、芥、蒜、韭、姜制成的象征勤劳、长久、向上的五辛元宵都各有特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