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吹不黑,客观地评价,吉利,比亚迪,以及奇瑞三个品牌的国产车做的怎么样?


这个问题 。我得回答一下 。因为……
这三家都曾经是我的老东家 。哈哈!
我在三家工作的经历
所以先从我的工作经历开始 。
2004年武汉理工大学发动机专业毕业 。首先进的是比亚迪汽车 。在比亚迪16事业部 。从事底盘零部件的开发工作 。彼时比亚迪刚刚起步 。从上到下 。真正懂车的、会造车的不多 。比亚迪刚刚收购了陕西秦川汽车厂 。从电池大王向汽车行业转型 。

不吹不黑,客观地评价,吉利,比亚迪,以及奇瑞三个品牌的国产车做的怎么样?

文章插图
找到当年每天吃饭的比亚迪员工食堂 。早饭1.25元、午晚饭1.75元 。吃得非常好 。
最早研发F3、F6 。以逆向为主 。那时候整个中国汽车工业处在一个不知道该怎么造车的阶段 。逆向也还是主流 。奇瑞逆向的QQ 。在市场上叱咤风云 。
不吹不黑,客观地评价,吉利,比亚迪,以及奇瑞三个品牌的国产车做的怎么样?

文章插图
比亚迪经过三年的努力 。F3、F6先后上市 。由于诸多零部件都是自制 。在成本控制上很有优势 。F3、F6的市场价格很低 。很快打开了销量 。也让比亚迪迅速成长为一线国产品牌 。
F3上市后不久 。我感觉到我在比亚迪已经很难学习到新的东西 。同时比亚迪的生活区设备非常齐全 。太安逸 。不利于我个人发展 。而且比亚迪的研发部门要搬迁到深圳 。离家太远 。
不吹不黑,客观地评价,吉利,比亚迪,以及奇瑞三个品牌的国产车做的怎么样?

文章插图
曾经战斗过的奇瑞汽车工程研究院 。
2007年初 。我跳槽到奇瑞 。这个当时已经拥有3000人庞大研发团队的汽车企业 。
彼时的奇瑞 。在国产品牌中 。技术首屈一指 。它从发动机研发与制造起家 。和奥地利AVL共同开发的一系列发动机 。在当时的市场中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包括菲亚特在内的多家国外车企 。都曾经和奇瑞洽谈过发动机的采购事宜 。
不吹不黑,客观地评价,吉利,比亚迪,以及奇瑞三个品牌的国产车做的怎么样?

文章插图
奇瑞崛起之路不可忽视的功臣——QQ 。
我到了奇瑞后发现 。这里的研发部门分工更加清晰明确 。相比于其他国产品牌 。这里的研发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研发流程 。就以我工作的「排放控制部」来说 。我所在的科室从事汽车尾气排放工作 。隔壁科室是从事消声器开发的 。还有个科室 。专门从事汽油蒸发物排放的 。分工可以说相当垂直和专业了 。
而在比亚迪的时候 。我虽然在同一个部门同一个科室 。但先后从事过底盘、副车架、平衡杆、排气管等零部件的开发 。
那时候的奇瑞研发部 。有从国外挖来的知名发动机工程师 。还有奇瑞外派到AVL学习过几年的年轻骨干力量 。研发人员梯队也是十分的完备 。
刚刚加入奇瑞时 。我感觉到很新鲜 。更细研发领域划分 。能够学习到更加深入的知识 。不过 。在两年之后 。当我对尾气排放这一块基本摸清时 。奇瑞的研发组织机构 。又开始阻碍了我的个人发展 。
【不吹不黑,客观地评价,吉利,比亚迪,以及奇瑞三个品牌的国产车做的怎么样?】从产品开发需求的角度 。我那时候对排放的知识储备已经足够 。但是想进一步接触标定、CAE电脑分析 。又涉及到跨部门 。所以很难实现 。希望在排放领域更进一步深入去学习吧 。奇瑞又没有足够的资源去支撑各个领域的技术预研 。
所以 。偶然的机会 。我跳槽到吉利 。那是2009年国庆前 。
不吹不黑,客观地评价,吉利,比亚迪,以及奇瑞三个品牌的国产车做的怎么样?

文章插图
吉利当年在浙江临海的研究院 。
刚到吉利的时候 。吉利汽车研究院还在浙江台州临海 。没记错的话 。研发人员应该只有800人左右 。对吉利来说 。专业化的研发 。还刚刚入门 。但是 。现在的清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赵福全当年在吉利领导研发 。到2008/2009年时 。已经帮助吉利建立了基本的研发流程和专业划分 。而我加入时 。正是各个部门人员急速扩充之时 。在随后的几年中 。吉利研发人员爆发式增长 。
特别要提到的一点 。吉利的电子化审批流程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以前在比亚迪和奇瑞 。各种事宜都是走书面流程 。那是相当的冗长和繁琐 。虽然一个事项流程 。没有一周下不来 。而吉利的电子化审批 。往往一两天就搞定 。执行力之快 。让彼时的我深感震惊 。
因为研发人员少 。在吉利也就有更多的责任和机会 。我当时和另外两三个同事从事尾气排放控制工作 。基本上是常驻在天津汽车检测中心 。负责吉利所有车型的尾气排放认证的技术活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