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漠北各族势力在被沙俄吞并前屡次被剿灭又屡次复苏,反而归统沙俄后再无动乱呢?( 三 )


所以 。从拉铁摩尔开始 。近现代的中国边疆和中亚少数民族研究中就差不多形成了一个共识 。游牧民族侵略汉族地区 。主要的目的并不是征服这些地区 。建立直接统治 。因为这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 。而是通过持续的侵略战争 。迫使中原王朝与他们达成稳定的朝贡贸易 。以他们的马牛羊等物资与中原地区进行贸易交换 。来获得粮食等物资 。
也是因此 。长城实际上也是农耕时代游牧民族与农耕文明的边界线 。长城以南种地 。长城以北放牧 。因为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 。汉族的农耕技术还不足以在长城以北发展农业 。而长城以北地区相对蒙古高原来说 。气候更为适宜 。传统上就是游牧民族重要的草场 。

为什么古代漠北各族势力在被沙俄吞并前屡次被剿灭又屡次复苏,反而归统沙俄后再无动乱呢?

文章插图
而对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来说 。漠南更接近中原王朝 。游牧条件更好 。沙漠戈壁自然无法生存 。在漠南受到中原王朝的进攻 。无力组织有效抵抗的时候 。只能放弃漠南 。越过沙漠戈壁 。进入漠北 。实际上也就是今天的西伯利亚地区 。
蒙古高原上的沙漠戈壁对习惯了茹毛饮血、迁徙无定、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来说 。并不是不可逾越的天险 。强盛的时候穿越沙漠南下 。进入漠南 。衰弱的时候退回漠北 。。休养生息 。种落繁衍 。积蓄力量 。伺机反攻回到漠南 。
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是 。中原王朝既然能在漠南草原上击败游牧民族 。为什么不越过沙漠戈壁 。追击游牧民族呢?
因为中原王朝的军队都是农民组成的 。他们的饮食习惯是必须以粮食为主要口粮的 。不可能像游牧民族那样茹毛饮血 。所以 。中原王朝军队大规模出征 。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准备 。就是要储备粮食 。而军队的作战半径往往也受到后勤补给能力的限制 。
而且 。中原王朝即使远征草原 。也不可能是纯骑兵组成的军队 。而是以步兵占绝大多数的 。行军速度和纯骑兵组成的草原游牧民族不能同日而语 。所以 。要进行长距离的远程行军 。追击进入漠北 。这超过了中原王朝的后勤补给能力 。
为什么古代漠北各族势力在被沙俄吞并前屡次被剿灭又屡次复苏,反而归统沙俄后再无动乱呢?

文章插图
即便是在东汉时期出现过窦宪这样抽调骑兵组成的军队穷追 。进入漠北的情况 。在找不到匈奴主力军队决战的时候 。也只能勒石记功 。振旅而还 。而不能在当地设立屯戍 。留兵戍守 。
在这方面 。河西走廊和新疆的条件就要比漠北强很多 。中原王朝一旦征服某个地区 。就可以在当地设立军事据点 。从中原组织移民来进行屯垦 。逐步进行农业开发 。所以 。中原王朝在河西走廊和西域更容易建立稳固有效的统治 。而在漠北则做不到 。
到俄国进入漠北地区和西伯利亚的时候 。俄国的农业技术水平远非此前中国中原王朝可比 。而且 。当时的俄国已经有了部分工业能力 。还在不断提高之中 。因此 。他们更容易在当地建立稳定的统治秩序 。
而且 。从人种和生活习性上来说 。俄国人也比中原汉人更容易适应当地的严寒气候 。
当然 。随着苏联解体 。俄国工业衰退 。苏联时期在西伯利亚建设的大量工业城市 。如今都在持续衰败 。人口严重外流 。大量的工业区被废弃 。成为死城 。
其他观点:
为什么古代漠北各族势力在被沙俄吞并前屡次被剿灭又屡次复苏,反而归统沙俄后再无动乱呢?

文章插图
漠北问题的解决固然有沙俄的功劳 。但主要还是中原王朝的努力 。也就是清朝前期的一系列经营 。
纵观我国数千年的历史发展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
铁打的漠北 。流水的游牧民族 。
为什么古代漠北各族势力在被沙俄吞并前屡次被剿灭又屡次复苏,反而归统沙俄后再无动乱呢?

文章插图
在鲜卑南下 。中原建立政权后 。柔然又成为北方霸主 。而在柔然穷兵黩武的过程中出局迅速崛起 。成为中原王朝的北方大患 。
在唐朝消灭突厥势力后 。漠北地区又经历了回鹘契丹等势力后 。蒙古终于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 。
为什么古代漠北各族势力在被沙俄吞并前屡次被剿灭又屡次复苏,反而归统沙俄后再无动乱呢?

文章插图
而这一问题直到公元1759年清朝彻底消灭准噶尔汗国后方告结束 。而此举也标志着清朝的疆域达到了巅峰 。
而清朝之所以能够彻底解决游牧民族问题 。和北方沙俄的配合也有很大关系 。
为什么古代漠北各族势力在被沙俄吞并前屡次被剿灭又屡次复苏,反而归统沙俄后再无动乱呢?

文章插图
在沙俄鲸吞西伯利亚的过程中 。他们采取步步为营 。稳扎稳打的策略 。并依靠其先进的武器装备 。迅速取得了巨大战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