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取消入声是不是对中国文化和后人的不负责任?( 二 )


粤方言的广州话 。有九个声调 。多一个“中入” 。是从“阴入”分离出来的 。
汉语音韵学 。是一门专门的学问 。“水” 。深得很 。
其他观点:
提问者的问题本身 。就不符合历史事实!
“入声字”的消失 。准确的说是:入声读音淡出汉语官活 。是语言发展中的自然现象 。这个过程跟普通话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现在有个别人 。把这个过程安在普通话身上 。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
入声淡出流行官话 。起码最晚于南宋末年 。就已经完成了 。南宋灭亡后仅40年 。元朝人出版的《中原音韵》 。就已经没有入声 。并且 。已经很成熟的把入声字 。根据当时的读音归类于平仄二声之中 。这些入声字的读音 。与其在当今的普通话的读音已经没有差异 。同时 。《中原音韵》还规定了汉字的读音 。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 。也和今天的普通话毫无二致 。考虑到作者在创作中原音韵时的:资料的收集、整理、及编撰过程 。可以推定:汉语官话中的入声字 。在南宋末年 。就已经消失了!
普通话 。作为一种命名时 。就己经在大半个中国流通应用的语言 。绝不可能是某个历史时期人造的 。它是历朝历代“官话”的继承 。既有历代统治者的官方推崇 。也有广大人民群众 。在使用中的 。语言的自然发展和完善 。所以普通话的文字读音、语法、修辞…和中国历代留传下来的文史典籍 。高度吻合 。无论经史子集 。还是诗词歌赋 。莫不如是 。
现在网络上出现的抹黑、诬陷 。攻击普通话的言论 。绝不是什么“学术”讨论!纯粹是出政治目的 。根源在哪里?每个人都心知肚明 。随着“国安法”的完善 。这种现象也会逐渐销声匿迹的!

普通话取消入声是不是对中国文化和后人的不负责任?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随着时代进步的脚步 。许多东西逐步成为历史 。语言也是如此 。我们老一辈经历过汽车、火车、飞机代步的全过程 。过去从湖南到北京步行要走半个月 。后来坐火车只要一天半 。现在坐高铁或飞机就几个小时 。随着交通的进步 。处在南北、东西之间的人们交往越来越频繁 。语言交流上的差异越来越小 。特别是到了80后这代人 。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这就是国家推广普通活的目的 。普通话将语音分成四声调是科学的 。而这种将入声触进四声中 。也是符合语音变化规律的 。顺时而成 。才具有生命力 。但语言的地域性是很难改变的 。这就是为什么“乡音无改鬓毛衰” 。虽然乡音中保留着一些入声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少小一辈的成长 。那些带入声的乡音也会逐渐消失 。其实最后能够保留下去的入声字唯有古体诗词 。而其读音又有几人知道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