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行业黑市数据泛滥是解不了的死结吗?征信行业黑市数据介绍!

征信行业,正处在特殊的“空档期”,一边是,行业监管尚未成型;一边是,行业乱象暗流涌动 。
待发牌机构,如履薄冰,担忧监管层看到行业乱象,会“一刀切” 。
中国征信行业,本有“换道超车”欧美的机会,却因为数据黑产盛行,恐怕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风险 。
征信行业正在紧张揣摩监管的“圣意”,是飘扬的红领巾,还是冰冷的闸刀?

征信行业黑市数据泛滥是解不了的死结吗?征信行业黑市数据介绍!

文章插图
1、行业的暗疮“能不能帮我们联系黑客?我们想购买数据”,《征信之乱》发布后,后台最多的,是如此的留言 。
有说“公司在冲用户量”,也有“公司融资困难,只能节约成本”,不管理由多悲情壮阔,实际上,他们对黑市数据垂涎已久,只是苦于没有渠道 。
对于黑市数据的混乱和隐患,他们也极为了解 。但在低价和暴利面前,大部分人会选择铤而走险 。
可见,黑市数据的地下交易,已是行业的暗疮——没有人愿意揭开这个伤疤,这里满溢着欲望的脓汁 。
就在昨日(11月21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报告》,从100多万的调查样本中,让人意识到,个人数据的外泄,已达到触目惊心的地步 。
72%的人群认为,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严重 。而81%的人,骚扰电话来电时,就知道姓名或单位等个人信息 。
实际上,黑产的可怕,远超我们想象 。
黑客KK称,地下黑市交易数据,几乎可以涵盖一个人所有“可想到的信息”,包括购买记录、定位信息、开房记录,甚至在某某网页上的停留时间 。
黑产数据,已可以从200多个维度了解一个人,“甚至比你自己更了解你自己” 。
近两年,因为征信和大数据的兴起,给黑市注入了大量资金,推动黑市数据的迭代更新和流动交易 。
“因为购买需求旺盛,每个月黑市上的数据都会翻新一轮”,KK称,黑市数据的流动速度,印证了市场的繁荣 。
2、换道超车的机会【征信行业黑市数据泛滥是解不了的死结吗?征信行业黑市数据介绍!】一边是黑市数据的急速涌动,一边是领头羊的乱中建序 。
个人征信的的前行者,正试图为这个敏感而核心的行业,披荆斩棘,探出一条新路来 。
中国的征信行业,完全有机会换道超车 。
美国的征信体系,是市场主导型的,征信机构几乎都是民营性质 。而其数据的来源,主要是银行和相关金融机构的信用信息 。比如,费尔艾萨克公司推出了信用分模型——FICO分,已经成为世界通用的一种评分模型 。
据中国网数据,在中国,截至2016年3月底,央行征信共收录8.85亿自然人数据,有信贷记录的自然人数3.7亿人,没有信贷记录的人多达5亿 。这也意味着,中国还存在大量的“零征信”、“弱征信”人群——他们游离在央行征信体系之外,甚至没有迈进过银行,比如农民、蓝领、学生等 。
正因为如此,也让中国征信体系的搭建,有了一些“曲线救国”的奇招 。
中国一些征信公司,试图寻找一些看起来无关紧要的数据背后的逻辑,创新评分模型 。
芝麻信用评分打通了淘宝的数据,以及支付宝的金融产品数据,包括花呗、借呗、余额宝等 。芝麻信用分的风控模型中,网络消费、网络金融行为,成了一个重要的征信参考维度 。
芝麻信用资深数据科学家赵星,曾在2016年中国科技金融FinTech创新大会上,曾经揭秘芝麻信用分的模型——采取“分群评分”,将有相同特征、画像、参数的人,放在一个模型中去分析 。比如,有过逾期记录的人,会划分成一个群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