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涌溪火青|安徽名茶

涌溪火青|安徽名茶(一)
涌溪火青|安徽名茶
    “泾川涂茶,芽细色白味香,为上供之物” 。这是清代陆延灿《续茶经》中,引自《随见录》关于泾县产茶的一段记述 。原书作者和写作年代不详 。溯本探源,泾县在明未清初就盛产名茶了,除了细嫩多毫味香的泾川涂茶餐,泾县还产有名目繁多的其他名茶 。
    如徐珂《可言》(1924年)有关石井茶的记述颇详:“胡惠生,泾县人,有文学,尝以其乡之石井见馈,饮而甘之,味至厚,以视吾杭龙井之明前雨前,色不及时香相若也,殆坑口所产欤?其叔朴安语予云,泾之茶名繁矣,皆系之以地 。县志所载,惟白云一种,产白云山,今则满境蓬蒿,一林荆棘,不复有茶 。晚近似来,茶之著名者为石井,涌溪次之,石井、涌溪皆在黄[上山下兑]山麓,石井尤深邃,两峰夹立,俗曰坑 。茶产石罅,随山上下,天地皆青,疑非人境 。杭州西湖之狮子峰,犹不兔有烟火气,茶有坑口坑底之别,坑底者尤难得,色香味更佳 。作伪者率以近坑之茶紊之 。”因清代涌溪火青就很有名,这里所说的产于石井和涌溪一带的石井茶,可能就是“涌溪火青” 。
    据考证,涌溪火青起源于明朝 。关于它的来历,当地有这样一个传说:古时涌溪有一位名叫刘金的秀才,外号罗先生,一年春天在涌溪弯头山发现一株“金银茶”(半边黄叶半边白叶的茶树),便采回细嫩芽叶创制成“涌溪火青”,后时贡皇帝,火青随之广为传名 。
    另据《泾县志》记载:清顺治二年(公元1646年)“由磨盘山南起至涌溪,广阔三十余里,多产美茶并杉木 。”可见三百多年前,涌溪茶就相当有名了 。清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火青年产量有百余担,为火青生产的最盛时期 。
    有人推断,“火青”是由“烚青”演化而得名,由屯绿炒青吸收珠茶制法技术发展创制而成 。目前屯绿产区仍称“炒干”为“烚干”火青的烚干特别精湛,是目前其他炒青类绿茶炒干技术无法相比的;火青制造技术之精华在于炭火烚干 。古有诗云:“摘来岭上白云赊,夜烛风前处土家,三月报残春未头,东园谗说锻梅花” 。
涌溪火青产地生态环境
    火青产于泾县涌溪的丰坑、盘坑、石井坑、湾头山一带,其中丰坑的团结岩、阴上岩、岩脚下;盘坑的鸡爪坞、兰花坑、饭井石;石井坑的鹰窝岩等地的茶叶自然品质为上 。产区境内黄[上山下兑]山属黄山余脉,海拔1175米,为泾县最高峰,山势雄峭,溪流奔放,竹木苍翠,风景秀丽 。涌溪河汇境内七十二条山溪,常年清泉长流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15℃,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 。茶园土壤为乌沙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和氨磷钾含量丰富,为茶树生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 。
下页 涌溪火青采摘技术及制作工艺
 【一 涌溪火青|安徽名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