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大谋士郦食其曾为他献上一计,被张良称为亡国之计,这是怎么回事?( 二 )


更值得玩味的 。却是他的“容错” 。这事儿 。也可以看看这桩“天才计划”闹剧里的细节 。在得知“天才计划”乃“坑爹计划”后 。刘邦气的大骂郦食其“竖儒” 。但挨了臭骂的郦食其 。除了被骂几句外 。却是啥事没有 。整个事情翻篇后 。依然深受刘邦信任 。做着他擅长的“驰使诸侯”工作 。直到壮烈殉难 。

刘邦的大谋士郦食其曾为他献上一计,被张良称为亡国之计,这是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史料里的刘邦 。常给人“素质差”“爱骂人”的印象 。但郦食其的结局却证明 。“素质差”的刘邦 。却是一个有胸怀的人 。只要你有真才实学 。只要你是认真为我做事 。那就大胆去做 。不要怕犯错 。错了顶多臭骂你一句 。责任我来扛 。
这样的“容错” 。也不止对郦食其一人 。比如为他立下大功的陈平 。初投奔他时 。也犯了一堆错 。甚至还因为收受贿赂被刘邦责问 。但经过一番长谈后 。认准陈平能力的刘邦 。依然对他放手信任 。甚至“公款”都敞开了让陈平拿去用 。不需汇报 。不开收据 。只要事情办成 。这才叫陈平“以金纵反间于楚军” 。给项羽内部来了个窝里反 。立下了楚汉战争的关键一功 。
刘邦的大谋士郦食其曾为他献上一计,被张良称为亡国之计,这是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如此“容错”的妙笔 。看似简简单单 。但真“事儿上见” 。却是高难度 。比如看看兵败官渡的袁绍 。或是自尽煤山的崇祯 。就知这样“容错”的担当 。放别人身上何等难 。
成功的真正要素 。不是演义小说里的英明神武 。却是看似简单 。却极难做到的“容错”“纠错” 。这背后的担当襟怀 。才是决定胜败的大智慧 。汉高祖刘邦 。就是生动证明 。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李波《从 史记 看刘邦的用人艺术》、刘汉东《解读 史记 透析刘邦的用人之道》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其他观点:
古语道“一言丧邦” 。意思是大人物的错误意见若得到贯彻执行的话 。极可能给国家带来灭亡的命运 。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并不鲜见 。比如刘邦手下的大谋士郦食其曾献过一计 。若得以实施的话 。非但汉朝会“胎死腹中” 。连刘邦也极可能被项羽消灭 。那么 。这究竟是怎样一条极度危险的计策呢?
刘邦的大谋士郦食其曾为他献上一计,被张良称为亡国之计,这是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公元前204年 。楚汉相争的第三个年头 。此时双方在荥阳一带呈胶着相持的态势 。无论哪一方都无法迅速地击溃对手 。取得战争的胜利 。刘邦固守荥阳城 。并通过多条甬道跟外界交通 。以输送军粮 。而项羽为拿下荥阳 。多次派兵侵夺、毁坏汉兵的甬道 。渐渐地便让刘邦陷入缺粮的窘境 。
天下干戈不息 。而荥阳城又遭遇缺粮之忧 。如何破解眼前的困局 。让刘邦头疼不已 。此时 。首席谋士张良在外公干 。另一位大谋士郦食其为替君父分忧 。便向刘邦提出削弱西楚、解困荥阳的“妙计” 。由于郦食其先前屡献奇谋 。对刘邦助益良多 。所以这一次 。刘邦也准备虚心听从郦大军师的“良策” 。
刘邦的大谋士郦食其曾为他献上一计,被张良称为亡国之计,这是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郦食其将楚汉相争日久、难分胜负的缘由 。归结为诸侯们的观望 。郦食其直言 。秦朝灭亡后 。原山东六国的贵族都有恢复故国的梦想 。但如今却无立锥之地 。就算是有据地称王者 。也得不到认可 。故此怨望、徘徊 。不肯为任何一方效力 。郦食其就此提出建议 。请求刘邦册封六国贵族为王 。使他们恢复祖业 。那么其君臣、百姓都会拥戴刘邦 。并助其成就帝业 。
楚数侵夺汉甬道 。汉军乏食 。汉王与郦食其谋桡楚权 。食其曰:“昔汤伐桀 。封其后于杞;武王伐纣 。封其后于宋 。今秦失德弃义 。侵伐诸侯 。灭其社稷 。使无立锥之地 。陛下诚能复立六国之后 。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 。莫不乡风慕义 。愿为臣妾 。德义已行 。陛下南乡称霸 。楚必敛衽而朝 。”见《资治通鉴·卷十一·汉纪第二》 。
刘邦的大谋士郦食其曾为他献上一计,被张良称为亡国之计,这是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此时刘邦已被楚军的围困搞得焦头烂额 。一时间方寸大乱 。竟然觉得郦食其的提议很有道理 。便马上下令雕刻印章 。准备赐予六国贵族 。并大封他们为王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 。恰好张良适时赶到 。并在拜谒刘邦时获悉郦食其的计谋 。张良听完后大惊失色 。跺着脚说道:“如果依此计行事 。我们就完蛋了 。”(“良曰:‘谁为陛下画此计者?陛下事去矣!’”引文同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