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大谋士郦食其曾为他献上一计,被张良称为亡国之计,这是怎么回事?


【刘邦的大谋士郦食其曾为他献上一计,被张良称为亡国之计,这是怎么回事?】答:这桩叫汉初顶级谋士张良 。惊呼足以让刘邦“陛下事去矣” 。“蠢得能亡国”的谋略 。就是刘邦的老谋士郦食其的一个“天才谋划” 。以现在的话说 。叫“分封战国二世祖计划” 。

刘邦的大谋士郦食其曾为他献上一计,被张良称为亡国之计,这是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公元前204年 。是楚汉战争时代的“汉王”刘邦 。打得最苦的一年 。他依托重镇荥阳 。苦苦死扛“楚王”项羽的疯狂进攻 。眼看就是撑不下去的节奏 。一直深受他信任的郦食其 。得意拿出了这“制胜大招”:大王看那商汤和周武王为什么成功啊?周武王册封了商朝后裔 。商汤册封了夏朝后裔 。当年战国六国的后裔 。现在也都活蹦乱跳呢 。您要是册封了他们 。他们不得可劲的过来助拳?您到时候就是“南乡称霸” 。项羽都得乖乖跪您面前!
刘邦的大谋士郦食其曾为他献上一计,被张良称为亡国之计,这是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如此“天才计划” 。叫刘邦当场就像打了强心针 。立刻吩咐郦食其赶紧动身 。还兴冲冲刻了大印 。授给郦食其大权 。然后就被前来拜见的张良 。一顿凉水又浇了个透心凉:这是什么天才计划啊?这叫蠢到家!当年周武王商汤能这么干 。是因为人家那时有兵有权 。你刘邦现在啥都没有 。册封了也是空头支票 。那帮人不但不会听你的 。反而会拿着你的空头支票 。掉头就跑到项羽那边 。那样就“陛下事去矣” 。可不就是得完蛋嘛 。
这一盆“凉水” 。当场叫刘邦“辍食吐哺” 。也就是把吃进去的饭都吐了 。当场大骂郦食其“竖儒” 。原本打算授权给郦食其的“大印” 。也立刻全毁干净 。算是让这“天才计划”草草收场 。许多后世读史者说起这事 。也无不跟着刘邦骂“竖儒” 。嘲笑这献计的郦食其太蠢 。但这位郦食其 。真的这么草包?
作为刘邦“创业”早期的得力谋士 。郦食其并不是个简单人 。这位陈留当地的知名儒生 。秦末大乱时已六十出头 。乍一看去就是个不起眼的老儒生 。刘邦带兵路过陈留时 。他慕名来投刘邦 。可当时的刘邦 。思想还停留在“拿着儒生帽子当尿壶”的地步 。又哪里把他当盘菜?见面时也是傲慢无礼 。谁知郦食其一番侃侃而谈 。对时局分析精准无比 。竟叫刘邦当场刮目相看 。立刻“延郦生(郦食其)上座” 。恭恭敬敬向他请教 。
刘邦的大谋士郦食其曾为他献上一计,被张良称为亡国之计,这是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也正是在郦食其的辅佐下 。“创业”早期的刘邦 。顺利理顺了兵马 。攒够了充足钱粮 。一路向西破秦 。攒足了创业路上的“重要一桶金” 。可见 。出了“蠢主意”的他 。并非是草包角色 。
那为什么会整这出?要知道 。秦王朝的存在 。也不过只有十五年 。换句话说 。像郦食其这样的老儒 。人生的三分之二岁月 。都是在列国争霸的战国年间度过的 。“天子分封诸侯”“国王分封大夫”的理念 。早已在脑海里根深蒂固 。想出这样的主意 。也丝毫不奇怪 。只能说 。并不蠢的他 。眼界格局比起身为“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 。实实在在差了一大截 。
但这则典故留给后人的重要价值 。并不是郦食其张良“谁强谁弱” 。而是另一个实实在在的思考:都说刘邦能赢项羽 。靠的是强大的用人能力 。那刘邦“用人能力”里最重要的部分是啥?却恰恰是这桩“亡国之计”闹剧前后 。两个很多后人“学不来”的本事:“纠错”与“容错”能力 。
刘邦的大谋士郦食其曾为他献上一计,被张良称为亡国之计,这是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先说“纠错”能力 。一开始兴冲冲的刘邦 。在被张良泼了一顿冷水后 。可不止是气的吃不下饭兼骂郦食其 。更是“令趣销印” 。也就是赶紧把印毁掉 。叫这破事打住 。这高速的“纠错” 。看上去让人忍俊不禁 。但再参考一下 。后世多少枭雄过山车般的败亡过程 。就知是何等“学不来”的本事 。
而这“高速纠错”的一幕 。放在刘邦的一辈子里 。还真不止一回 。比如初识郦食其时各种摆谱 。拿着儒生帽子撒尿 。但被郦食其一顿打脸后 。立刻真心实意改错 。从此拿郦食其当心腹 。又比如气走韩信后 。被萧何一顿苦劝 。然后又是“高强度”改错 。你韩信不是觉得官小吗?那就直接“登坛拜将” 。甚至后来与匈奴的“白登山之围” 。战前犯了大错 。贬斥了谋士娄敬 。死里逃生后也是立刻请回娄敬 。恭恭敬敬请教……
都说“人非圣贤 。孰能无错” 。但放在“争天下”这类大事上 。一个人“改错”的速度 。也就意味着接近成功的速度 。在这个“学问”上 。刘邦 。真是堪称高速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