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到中年才发现:见过的人越多,想见的人却越少”怎么看?( 二 )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很多人到中年才发现:见过的人越多 。想见的人却越少 。
原因是 。人到中年 。思维固化 。自己都有了一套生存的道理 。经历越多 。看问题越通透 。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不再依赖别人 。向外扩张少了 。向内挖掘多了 。以前年轻的时候 。稚嫩轻信 。容易为言所惑 。为情动心 。随便是谁 。都能轻易点燃你内心的火焰 。青年人的热情 。像易燃的炮仗 。说着就着 。
朋友见了面 。有热情 。有朝气 。有激情 。渐渐的 。各怀心事 。话题越来越少 。再想约见谁也没有了动力 。
中年人 。各自背负着生活的重担 。砥砺前行 。上有老 。下有小 。事业也到了黄金期 。需要全身心的投入 。既然时间有限 。精力不再充沛 。生活能简化则简化 。包括人际关系 。圈子缩小 。利益之争淡化 。是必然的趋势 。
中年时期 。心态沉淀 。人淡如菊 。仿佛世界都静止冻结了 。纷纷攘攘的过去 。留在脑海里或者忘却 。只留下最重要的人最重要的事情 。
有困难了 。自己有能力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 。自己没有能力解决的问题不想求助于人 。欠什么也别欠人情 。隔山打牛的事情不想再干了 。
“弱水三千 。只取一瓢饮 。”大多数人 。认命服气 。只够自己够的着的果实 。不想再攀高枝 。采鲜果 。是你的就是你的 。不是你的徒劳无益 。干脆放弃了无谓的牺牲和无效的挣扎 。
当你想念谁了 。或许她在远方 。不能随时见面 。理智的你 。干脆把她藏在心里 。不再牵牵念念 。或许她就在你不远不近的地方 。你仍需要抽出一天或者半天的时间去见个面 。回来以后休息了三天才缓过精神 。
于是你越来越规避打破常规的事务 。既不想麻烦别人也不想麻烦自己 。
人情越来越淡 。生计艰难 。生活乏味是很多人的感叹 。人们默默就范 。谁也不想率先打破平衡东奔西跑 。日久不见 。再见面时难免生疏 。不如不见 。
现代社会 。科技发达 。高科技渗透并服务于各个领域 。人和人互相支撑 。共同劳动共同协作才能获取物质利益的年代 。渐行渐远 。一切都变得快捷而容易 。譬如智能手机 。拿在手上就可以搞定以前难上加难的事情 。人们与其花时间在现实中和人周旋 。不如自己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来的更实在 。至于情感的沟通 。很多家人原来跨城见个面 。现在索性视频一下说明事情了之 。所以 。很多人一边享受着智能服务的便捷 。一边抱怨着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 。这种现象既是社会的进步 。也是新的人际模式重新打造的必然现状 。
农耕时代 。冷兵器时代 。人和人必须并肩作战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人们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 。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内心是苍凉的 。行为是趋于一致的 。这就是现代人越来越雷同的生活方式 。
我们从小到大 。见过那么多人 。想见面的人 。却越来越少 。不是话不投机 。就是欲言又止 。大工业时代的机器 。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同时 。冷冰冰的机器也改造了人的思维 。人们变得像他们使用的机器一样 。机械而毫无表情 。
人们内心深处 。呼唤友谊 。呼唤亲情 。可是 。面对生活 。大都选择了妥协 。每个走出去的人 。把自己的真面孔隐藏 。只寻找最懂自己的那几个人吐露心扉 。
既然大多数时间需要独处 。个人爱好显得格外重要 。文学和艺术可以救赎人的灵魂 。使人知识丰富 。内心丰盈 。灵魂安宁 。幸福指数会高一些 。想见的人越来越少 。那就明心见性 。和自己好好相处 。多和自己的内心进行对话 。每个人都有诗和远方的梦 。离你最近的就是你的内心世界!

“很多人到中年才发现:见过的人越多,想见的人却越少”怎么看?

文章插图
“很多人到中年才发现:见过的人越多,想见的人却越少”怎么看?

文章插图
“很多人到中年才发现:见过的人越多,想见的人却越少”怎么看?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