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孟达一度占领的上庸有多大?刘封的战略地位如何?( 二 )


后续:
上庸被曹魏重新夺取后 。蜀汉就一直没有再能够夺回来 。诸葛亮死后 。顶替诸葛亮的蒋琬曾经有过攻上庸的想法 。因为他觉得诸葛亮从汉中北伐 。难度太大 。倒不如从汉中走水路 。先攻取魏兴、上庸 。再徐图中原 。这大概是上庸最后一次出现在蜀汉集团最高决策者的眼中了吧 。有人从今天的角度分析过蒋琬的计划 。认为这份计划的成功率高达九成希望 。如果能成功 。蜀汉就多了一条北伐的路径 。蜀汉可东可西 。比诸葛亮只出祁山的路线要高明多了 。
只不过 。这一建议被费禕否决了 。因为费禕认为 。如果出兵不顺 。退兵回来不方便 。会给曹魏可乘之机 。不划算 。蒋琬还想再争取 。可惜只过了一年 。他就病逝了 。

刘封、孟达一度占领的上庸有多大?刘封的战略地位如何?

文章插图
上庸故地 。现在的竹山县城 。
其他观点:
上庸郡初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 。是曹操主持下设置的 。曹操平汉中张鲁后 。分汉中郡的一部分置上庸郡 。属益州刺史部 。治所是上庸县 。故城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南四十里渚水北岸 。下辖北巫、安乐、武陵、安富、微阳等5县 。
刘封、孟达一度占领的上庸有多大?刘封的战略地位如何?

文章插图
在汉末三国的历史上上庸郡被频频提及 。而提到它时往往又与房陵、西城二都相联 。它们又被合称为“上庸三郡” 。由于在益州刺史部的最东边 。又称“东三郡” 。
从地图上看 。这3个郡处在魏、蜀、吴三方势力的交汇处 。谁占领这里谁就有战略上的主动权 。所以上庸三郡被反复争夺 。先是刘表占据了其中的一部分 。后来主要归曹操 。再后来刘备将其夺去 。最后它们又归了曹魏 。
刘封、孟达、司马懿的名字也与上庸三郡紧密相联 。刘封、孟达奉刘备之命将上庸三郡夺下 。但孟达后来又携三郡投降了曹魏 。再后来孟达试图重返蜀汉 。被司马懿千里奔袭予以平定 。
刘封、孟达一度占领的上庸有多大?刘封的战略地位如何?

文章插图
上庸三郡被称为三国的“中间地带” 。从益上看它的确是一个战略节点 。不过 。如从历史发展的实际进程去看的话 。上庸三郡的作用似乎又被夸大了 。
第一 。刘备轻易失去上庸三郡 。说明无论谁在这里 。其统治基础都较为薄弱
上庸三郡地处中间地带 。这里基本都是山区 。山高路远 。中原地区的统治力量长期伸展不到这里 。这里多由本地豪族、大姓统治 。其中申耽、申仪等很有名 。这种情况类似于蜀汉的南中地区 。
关羽临终前呼刘封、孟达来救 。刘封拒绝 。理由是这里新附 。内部不稳 。如果去救很容易发生叛乱 。其实这不是刘封的说辞 。而是实情 。上庸大族虽然表面臣服 。但内心里不服 。一有机会肯定会发生叛乱 。
刘封、孟达一度占领的上庸有多大?刘封的战略地位如何?

文章插图
这种状况延续了很长时间 。上庸三郡看起来挺重要 。但又是一个“战略陷阱” 。“投资”在这个地方有可能战略目的达不到 。还会浪费资源 。
其次 。特殊的地理环境限制了上庸三郡的战术作用 。在实战中上庸三郡作用不大
大家重视上庸三郡 。看中的是它处于中间地带的位置 。希望一旦用兵可以从这里走个捷径 。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
但这只是一厢情愿 。因为上庸三郡位置虽然好 。环境却不好 。尤其是交通条件 。这里全是大山深谷 。大军行动起来非常不便 。
刘封、孟达一度占领的上庸有多大?刘封的战略地位如何?

文章插图
司马懿平孟达后上庸三郡重回曹魏怀抱 。曹魏对其寄予了厚望 。尤其希望能利用它接近汉中的有利条件 。在发动汉中之战时建立奇功 。
太和四年(230年)曹真策划三路大军伐汉中 。其中司马懿自荆州溯汉水出上庸三郡 。司马懿“斫山开道 。水陆并进 。溯沔而上” 。但仅抵达丹口就无法前进了 。“遇雨 。班师” 。这次无功而返 。说明上庸三郡的战术价值也不大 。
刘封、孟达一度占领的上庸有多大?刘封的战略地位如何?

文章插图
【刘封、孟达一度占领的上庸有多大?刘封的战略地位如何?】最后 。上庸三郡地广人稀 。经济上的价值也不大 。反而是个包袱
孟达携上庸三郡投降曹魏后 。曹丕的决定不是强化在那里的统治 。而是将三郡合并为一郡 。即西城郡 。之所以这样做 。是因为这里地广人稀 。搞3个郡没有必要 。
人口不多 。但驻军又不能少 。经济上就得“倒贴” 。关键时刻却发挥不上战略和战术作用 。上庸三郡其实是不折不扣的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