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菜的特点是什么?


□王奎章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旧说《中庸》是子思所作,其实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它也是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 。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 。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 。
我们常说的中庸之道,就是儒家在这一著作中阐述的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益乎”,把中庸说成德的最高境界 。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朱熹注:“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 。庸,平常也 。”
按照这一理论,要求人们在待人接物时应该采取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态度 。这是积极意义的中庸 。而调和折中与保守意义上的中庸,当然是消极意义的 。其实,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中庸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就像磁悬浮列车,你必须使电磁铁和导轨之间保持10—15毫米的间隙,并使导轨钢板的吸引力与车辆的重力获得平衡,才能使车体悬浮于车道的导轨上面运行 。而这个保持间距和平衡的工作必须做得切切实实,否则就会出现灾难性的事故 。由此还使人想到中国几大菜系的特点,简单地说,粤菜一般偏甜,川菜一般偏辣,而鲁菜却没有这些“偏” 。它不东也不西,而且,鲁菜以菜本身所具有的优势、营养、颜色和味道等为依据采取的烹饪措施,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突出和体现这些本质的优势,而不是笼统地用一把糖和一把辣椒去做 。这里面就应该有中庸的思想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鲁菜精髓的话,那就是“中庸” 。
能否中庸地或者恰到好处地待人处事,与个人的社会经验、文化道德修养有着直接的联系 。儒家要求实现中庸,必须尊重人本身的天赋本性,还要看重后天的学习和修养 。把先天和后天结合起来,把率性和修道结合起来,通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种为学的程序,使人在主观心性上养成至诚的境界,才有可能逐渐靠近并实现中庸的思想 。
其他观点:
山东一直有齐鲁大地的称号 。而鲁菜就是山东的齐鲁风味 。鲁菜 。属于中国八大菜系之一 。不过它是唯一的自发型菜系 。追究其历史可能要追究到春秋时期 。所以它的技法最为丰富 。历史最为悠久 。难度极高并且最见功力的菜系 。在2500多年前 。山东的儒家学派奠定了中国饮食的审美取向(注重健康、中和、精细) 。
在《齐民要术》这一书中 。它总结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烹调技法 。奠定了中式烹调技法的框架 。在明清时期 。有大量的厨师进入皇宫为皇家做菜 。是鲁菜的风格特点进一步发扬光大 。鲁菜的有很多的风味特色 。如以咸鲜为主 。火候精湛 。精于制汤 。善烹海味 。注重礼仪 。而且鲁菜很大的的考验了厨师的厨艺功夫 。比如手拉活海参 。在绸缎上切肉丝 。切片能薄如蝉翼 。切的丝细可穿针 。能整鸡出骨 。大饭勺等十分考验技术的功夫 。经过长期的演变 。鲁菜也有好几个流派 。有济南菜 。胶东菜 。孔府菜 。博山菜 。鲁西菜 。
在鲁菜的发展过程中国当然少不了烹坛泰斗 。有崔义清 。张文海 。王义军 。崔长清 。颜景祥 。王兴兰 。鲁菜的饮食哲学也十分深奥有:以食喻礼 。口味清淡 。五味调和 。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 。同嗜 。知味 。它的经典菜品:西瓜鸡、烧二冬 。布袋鸡 。三丝鱼翅 。一品豆腐 。葱椒鱼 。木须肉 。胶东四大温拌 。拔丝山药 。芙蓉鸡片 。清蒸加吉鱼 。温炝鳜鱼片 。清汤银耳 。糖醋里脊 。九转大肠 。赛螃蟹等名菜 。鲁菜的发展有数千年的历史 。鲁菜发展历史中 。经历了贵族菜——庄园菜——市肆菜——市井菜四个阶段 。它背后所体现的文化品格是十分强大的 。

鲁菜的特点是什么?

文章插图
鲁菜的特点是什么?

文章插图
鲁菜的特点是什么?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鲁菜的特点是什么?】我只知道过去的山东穷的要死 。人多地水 。老百姓能吃上煎饼卷大葱 。喝上面糊糊就不错了 。否则也不会撇家舍业去闯什么关东 。现在山东人天天谈到的鲁菜 。不但我没吃过 。就连山东的老百姓恐怕也没有几个人能吃过 。前几年 。我去了山东的亲戚家 。饭桌上也不过几个馒头 。四碟小菜 。每人一碗面糊糊汤 。汤里连盐都不放 。山东的普通老百姓还是很困难的 。尤其是农民 。能吃上正宗的鲁菜 。恐怕只有达官贵人了 。但我听说鲁菜特点是大鱼大肉 。重油重盐 。现在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是我国居民的第一大死因 。这样高盐、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鲁菜 。富人不敢吃 。穷人吃不起 。别说再创辉煌 。恐怕都有灭绝的风险 。菜是用来吃的 。不是用来吹的 。只有那些更适合老百姓的口味 。更有宜于老百姓的身体 。才是上品 。中国人不像外国人 。顿顿大鱼大肉也不会出现身体问题 。谁让我们的肚子装不了二两香油 。天生一幅吃糠咽菜的命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