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的“隔与不隔”,是什么意思?


\"隔与不隔\"之说出自于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是整个\"境界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

王国维的“隔与不隔”,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一、 王国维\"境界说\"概述
\"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 。要理解\"隔与不隔\"首先要理解\"境界说\" 。王国维开篇便开宗明义:\"词以境界为上 。\"可见 。在《人间词话》中有没有境界是衡量一首词的重要标准 。那么怎么样的词是有境界的呢?在第6则中王国维有着直接的阐述:
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 。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 。
可见 。是否表现真景物、真感情是有无境界的标志 。并且境界是情与景的统一 。两者都强调\"真\" 。王国维受叔本华影响很大 。叔本华认为\"直观之知识, 。乃最确实之知识\" 。因此 。所谓的\"真\"便是要\"直观\"获得 。并且不是局限于一物之景或一己之情 。而是写景要写出\"物之神理\" 。写情要与人类普遍的情感相通 。这样方为\"最确实\" 。
二、《人间词话》中的\"隔与不隔\"
在《人间词话》第39则 。王国维提出了\"隔与不隔\"之说:
【王国维的“隔与不隔”,是什么意思?】白石写景之作 。如\"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冷月无声\" 。\"数峰清苦 。商略黄昏雨\" 。\"高树晚蝉 。说西风消息\" 。虽格韵高绝 。然如雾里看花 。终隔一层 。梅溪、梦窗诸家写景之病 。皆在一隔字 。
但王国维仅仅是摘句批评 。关于\"隔与不隔\"并没有展开详细的论述 。在第40则中 。王国维借欧阳修的《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阙指出\"语语都在目前 。便是不隔 。\"在第41则中 。王国维又引用了一些诗句分别举例说明怎么的情和景是不隔的 。
三、 \"隔与不隔\"解析
由此可见 。所谓\"隔与不隔\"是从境界创造者与接受者关系 。亦即阅读效果进行区分 。在王国维看来 。诗人感受到的境界是第一形式 。但第一形式读者难以感受到 。必须让诗人写出来 。于是出现了第二形式 。由于诗人才情有大有小 。因此第一形式与第二形式的差异有大有小 。如果\"第二形式\"与\"第一形式\"基本和谐一致 。作品创造的境界中的情景就能直接诉诸读者的审美 。使人几乎不觉\"第二形式\"的存在而得到一种\"直观\" 。这就是\"不隔\";如果两种形式彼此难以协调 。使读者得想一想才明白作者的感受 。这就是\"隔\" 。因此简单来说 。所谓\"不隔\"就是作者想说的话读者能够无障碍地理解 。一言以蔽之 。\"不隔\"就是\"自然\" 。\"隔\"则反之 。
此外要说明的是 。要做到\"不隔\"并不容易 。自然万物瞬息万变 。人之情感捉摸不透 。只有天才 。拥有绝大之才华 。他们才能\"所见者真 。所知者深\"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创造出\"妙处唯在不隔\"的境界 。
其他观点:
隔 。就是没有清晰的画面感!
不隔 。就是可以形成不会跑偏的画面!
隔与不隔 。可以理解为事物具体的程度 。即景物描写是否清澈明确 。
换一种说法就是读者是否可以明显而清楚地看到诗句中所描写的景物 。
正如静安先生所说“语语都在目前 。便是不隔 。”
我们来看静安先生所举的例子就可以了解 。
“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冷月无声” 。这个“二十四桥”在哪里?这个“波”在哪一座桥下?而“无声”是指的月光清冷 。还是月夜孤寂?
“数峰清苦 。商略黄昏雨” 。“清苦”应当做何解?是形容山远 。还是形容山上的草木稀疏?“商略”即估计之意 。有什么估计?为什么要估计?因为山峰依稀来了乌云就要在傍晚下雨么?还是别有所指?
“高树晚蝉 。说西风消息”前半句不隔 。但这个“西风消息”应当做如何解释?“西风”可以解释为秋风 。那“消息”呢?是萧索?冷清?岁月?凋零?还是花残败落 。或者杜甫的“霜倒一池莲”?
“谢家池上 。江淹浦畔” 。这个谢家指的是谢安的家 。还是谢灵运的家?或者是谢道韫的家?还有江淹《别赋》中的南浦倒底在哪里呢?
“酒祓清愁 。花消英气”英气是什么?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味道?
因此 。所谓的“隔”就是 。你在胸海中根本无法完整地勾勒出一个画面 。显得虚 。模糊 。不清楚 。正所谓王静安评“雾里看花”
正看王静安先生所举的“不隔”的例子 。
“池塘生春草”简单 。一目了然 。不需要思考和辩别 。
“空梁落燕泥”真实 。画面清楚 。不需要猜测和解释 。
“阑干十二独凭春 。晴碧远连云 。千里万里 。二月三月 。行色苦愁人 。”曲折阑干 。斯人独倚 。春晴连天 。千里万里 。直接就可以做成一幅画了 。而且不会产生跑题的现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