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晚年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个人的命运总是和大时代的背景密切相连 。诗圣杜甫也不例外 。
年少时杜甫义气风发 。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怀着一腔抱负来到长安 。本想在官场有所作为 。可是因受奸相的压制 。屡次三番地失利 。直到四十多岁才谋到一个小官职 。负责看护兵器盔甲 。已离家十年的杜甫打算回家探望家人然后回长安上任 。一路上看到哀鸿遍野 。回到家但见小儿子已经饿死 。

杜甫晚年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文章插图
不久“安史之乱”爆发 。叛军攻下了长安 。唐玄宗西逃 。长安回不去了 。杜甫只好带上家人南下投靠朋友
杜甫晚年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文章插图
(上图著名书法家张明手书杜甫诗句“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晚年的杜甫对现实彻底绝望 。天下之大竟然找不到安身之地 。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 。加上贫病交加 。诗人客死在湘江的一条船上 。时年58岁 。
杜甫晚年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文章插图
(上图著名书法家张明手书杜甫诗句“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这就是一代诗圣杜甫的晚年 。与并称“李杜”的李白相比 。杜甫只小李白十一岁 。可是 。因为时代的变迁却造成了完全不同的命运 。
其他观点: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杜甫的晚年 。一个字:残!两个字:很惨!三个字:相当惨!话说回来 。不说晚年 。杜甫好像这一生难得快活过 。
【杜甫晚年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他年轻时候也曾有过锦衣怒马的日子 。毕竟是生于官宦之家 。祖父杜审言 。父亲杜闲 。都是当官的;母亲出身望族 。
但是随着祖父死 。母病故 。父亡;他又科考落第 。干谒没结果 。除了在官场上打了几回短工之外 。多数时间没工作 。
后来安史之乱爆发 。为了躲避战乱 。四处奔波 。颠沛流离 。似乎都没好好长时间在哪呆过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
杜甫晚年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文章插图
764年 。杜甫53岁 。这应该算是他的晚年了 。他辗转至蜀 。再次投奔严武 。当时严武为成都尹 。剑南节度使 。和杜甫是世交 。他对杜甫很好 。让他做了自己的参谋 。即检校工部员外郎 。世人称杜甫为杜工部就是从这来的 。
但杜甫是个不合时宜的人 。诗才高而情商差 。生活上没有苏轼的勤劳和自给自足 。精神上也没有苏轼的通透和豁达 。
根据《旧唐书》和《新唐书》 。还有《唐才子传》的记载 。严武对杜甫非常关照 。“待遇甚隆”或“待甫甚善”;但杜甫似乎不领情 。“甫性褊躁 。无器度 。恃思放恣 。尝凭醉登武之床 。瞪视武曰‘严挺之乃存此儿’”!
不知道感激 。还放肆到说人家爹 。估计这朋友是没法做长久 。况且你是投靠人家 。这样就有些过了 。
杜甫晚年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文章插图
关于严武的反应 。《旧唐书》里说“武虽急暴 。不以为忤”;《新唐书》里则是“武衔之” 。个人更倾向于“衔之” 。在心里厌恶他了 。
所以他自己说“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厚禄故人书断绝 。恒饥稚子色凄凉” 。不只是世态炎凉 。也有他自己的原因 。就这处事方法 。哪个愿意搭理他呢?
当然 。这不妨碍他成为伟大的诗人 。他之所以伟大 。不只是因为诗写得好 。而是因为诗里面“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心系苍生 。胸装国事的悲天悯人的情怀 。
可以说杜甫一直过得凄苦 。也一直很孤独 。
杜甫晚年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文章插图
765年 。严武去世 。以杜甫的性子在成都就难以再住下去了 。其实 。浣花溪畔 。山清水秀 。有茅屋 。要是能像陶渊明或苏东坡那样 。富足不可能 。但自食其力应该可以 。
可是在766年 。杜甫一路跋涉 。又去投奔故交 。夔州都督柏茂林 。在夔州三年 。似乎日子还不错:柏茂林让他管理一百多公顷的公田 。他自己忽然也开了窍 。种田养鸡 。还植了果树 。忙得不亦乐乎 。
这个从他的诗里就能看出来 。《驱竖子摘苍耳》、《种莴苣》、《催宗文树鸡栅》、《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 。讲的都是这类内容 。
杜甫晚年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