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不掌兵”在谁的身上可以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 )


文章插图
“沪杭残敌正沿浙赣线南逃 。你部应尽速占领义乌、东阳地区 。堵击南逃之敌”!李德生和副师长贺光华端着饭碗苦笑 。只能去查看作战地图 。发现义乌距离金华约60公里 。行军时间需一天半 。但是第35师的指战员实在太疲劳了 。已经很难保持强行军的速度 。按时完成任务难度极大 。李、贺两位师首长商量来商量去 。决定采取一个大胆的行动:由金华乘火车向义乌进军!
贺副师长星夜赶到金华车站 。经过动员 。弄齐了火车头、车箱和司机等工作人员 。师前卫第103团仅用半小时就登车完毕 。为了随时应付突发情况 。李德生命令所有车门全部打开 。并且用粗绳捆牢 。重机枪和迫击炮架在车门两侧;轻机枪通通架在车箱的茶几上 。枪口对着窗外 。所有战士枪上刺刀 。准备随时下车战斗 。车头和各车箱还架设了电话以便联系 。

“慈不掌兵”在谁的身上可以体现得淋漓尽致?

文章插图
武装列车凌晨出动 。下午就开到了义乌车站 。而站台上的景像让103团官兵一头雾水 。月台上黑压压挤满了欢迎的人群 。前排还打着“欢迎国军”的标语 。最后面的保安团士兵还喊着欢迎口号 。后来游击队的同志介绍说 。原来是敌义乌县长不知道从哪听说有“国军主力”乘火车前来协防 。所以才组织了欢迎仪式 。贺副师长毫不客气 。立即指挥103团下车缴械 。不少保安团丁表示很懵圈:“自己人 。。。不要误会” 。
由于35师以神速突然控制了义乌 。从杭州溃退下来的敌人毫不知情 。第二天清晨就有一溜汽车开到义乌东门 。正是敌318师前卫营 。结果稀里糊涂就被缴了械 。该师主力接近县城时 。突遭103团猛烈打击 。只好调头逃跑 。而重建的敌85军第110师(番号很熟悉吧?)被完全困在了义乌北山上 。派人联系我35师要求起义 。李德生闻报大吼:“起义?起什么义 。时机早过了 。再不投降就武力解决”!
“慈不掌兵”在谁的身上可以体现得淋漓尽致?

文章插图
短短半个月时间里 。第35师作为第三兵团和第12军的前卫 。奔袭1000余华里 。期间克服重重困难不顾巨大疲劳 。胜利完成了截断敌人退路的任务 。全师歼敌20000余人 。缴获武器和物资无算 。而王近山一封又一封的急电 。把“慈不掌兵”体现的淋漓尽致 。
在二野的大追歼中 。长距离和强行军让各师不断减员 。每个师少则200人有的多达800人 。但是各军各师没有任何犹豫和迟缓 。均奋力追击 。各级指挥员们非常清楚:只有克服疲劳追上敌人 。以后才能在战斗中少流血 。其中第三兵团第11军所属部队 。在行进中终于追上了桂系第146师 。并且在野战中全部歼灭 。使该敌逃往华中归建的企图彻底破产 。为四野的中南战役减轻了相当的压力 。
“慈不掌兵”在谁的身上可以体现得淋漓尽致?

文章插图
第三兵团部在给野司的作战总结中 。特别写道:故我追击敌人 。在指导思想上采取了敢于以少打多 。三猛(猛追、猛冲、猛打) 。三快(眼快、手快、脚块)的独立歼敌战术 。不为小股掩护之敌所阻 。不为成股溃逃之敌所惑 。不为大小城镇所拘留 。不姑息部队疲劳 。不轻易停止兼程追击 。使敌人无喘息的机会 。来不及组织抵抗 。务求全歼逃敌而后已!
什么叫“不姑息部队疲劳” 。其实就是在关键时刻的慈不掌兵 。因为只有更多地揪住和消灭敌人 。才会在未来的战斗少流血 。在整个浙赣线的大追歼中 。第二野战军歼敌10余万人 。基本打垮了从南京以及两侧江防阵地上逃出的敌军 。为后面三野福建战役的胜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慈不掌兵”在谁的身上可以体现得淋漓尽致?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