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和沈阳哪个城市更发达?


这个问题如果带着私心和攻击性那就很容易变得挑动地域战了 。其实长沙和沈阳在很长时间内没有任何可比的东西 。不论是政治地位还是经济水平在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完全不在一个段位 。既然提出这个问题 。肯定是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沈阳退步了长沙进步了 。到底谁强谁弱 。肯定是没法争论清楚的 。我只是试着从一个有沈阳亲戚的长沙人这里来说说历史、现在、未来和自己的感受 。
1、政治地位:在国内的城市发展中 。政治地位绝对是首要因素 。少了这个东西再好的区位也很难出位 。长沙不论是以前还是可预见的将来 。政治地位一定弱于沈阳 。这是沈阳天生的优势 。“东北最大的城市 。共和国长子”这都是反应这座副省级城市和未来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标志 。长沙虽然是共和国迄今出了最多领导人的地方 。但却没有得到这些领导人太多的垂青 。在共和国工业化布局以及交通定位都没有任何出彩的地方 。不东不西造成了前四十年长沙在国内城市中没有任何存在感 。没有大型工业也不是交通枢纽 。可想而知这在计划经济年代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意味着多尴尬 。未来长沙还会继续尴尬下去 。国家中心城市在中部落户依然没能争过武汉 。甚至还败给了郑州 。目前来看 。在中部基本不可能出现第三个国中 。而东北现在还没有国中 。但如果有很大可能就是沈阳 。我不去谈“国中无用论” 。确实国家中心城市不代表全部 。但没有这个称号很多未来的政策一定不会优先给非国中城市 。长沙输了第一阵 。
2、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前 。在全国范围内沈阳的经济可以说不输北上 。要优于广州 。当然那个时候长春、哈尔滨也前十 。铁岭绝对大城市 。谁叫东北的工业布局好呢?长沙 。别说东北这些霸主 。和同为中部的武汉比还差得老远 。最多就是和昆明、南昌一个层次还没突出的优势 。进入九十年代后期 。长沙开始发力了 。而沈阳(包括东北大多数城市)开始明显衰落 。这是国企改革带来的必然趋势 。沈阳背负了巨大的改革包袱 。经济发展的步伐显得越来越沉重 。长沙则得益于没有大型国有企业 。弯道超车的机遇就这样被抓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整个中国经济都显现出南强北弱的局面 。长沙小型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虽然赶不上东部沿海 。但也强于东北 。这不仅仅是大环境 。更是南北人民意识上的差异造成的(绝无贬低之意) 。看看目前的GDP以及各项经济指标 。长沙似乎是甩开了沈阳 。特别是周边辖县 。这种差异比起城区更为明显 。如果大家觉得这些数据有问题 。那么看看我们百姓最容易感受到的东西 。在沈阳生活的湖南人多还是在长沙生活的辽宁人多?短期内来看 。没有强有力的措施和执行力 。沈阳乃至整个东北还会在城市经济竞争中持续衰退 。这一阵 。沈阳落后 。而且短期内看不到反超的趋势 。
3、科教文卫:这个包罗了很多与我们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 。也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体现 。长沙虽然在计划经济时期其他都与沈阳有差距 。但这一个大项中却有不输的硬实力 。这得益于长沙的历史还是长于沈阳 。湖南也历来重视教育 。软实力的基础需要有沉淀的 。以前长沙政治、经济不如沈阳 。科教文卫自然会受一些影响 。但这个大项上的比较来说 。两个城市以前和现在都还是一个级别的 。沈阳从略强变成略弱 。这是不争的事实 。在市场经济就下留不住人、吸引不来人 。自然会慢慢落后 。这点上在未来依然还会继续目前这种局面 。各有千秋 。但很难出现质变的跨越 。
4、城市建设:这个问题上南北方观念差异更大 。源自于气候条件、地形地貌造就的不同生活习惯 。沈阳和长沙恰恰就是南北差异的重要体现 。作为北方大平原地区 。少山少河是常态 。沈阳的城市规模肯定远大于丘陵地区的长沙 。从地图上看和实地感受却是有不同的体验 。沈阳城大气、长沙城精致 。正如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一样 。把风格不同的城市拉去比很难比出个子丑寅卯 。从个人生活而言 。起码长沙不像沈阳那样缺水 。城市不大、气候不佳 。但却热闹非凡 。
限于篇幅和个人经历 。我无法完全表达正确 。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 。沈阳和长沙依然不会有太多交集 。希望两个城市的主政者能够相互学习 。提升各自城市竞争力力 。持续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两个城市不同类型 。做好自己的特色就是正确的发展方向 。祝愿两个城市在未来发展中更进一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