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死水》是如何体现新月派诗歌理论主张的?


新月派又名新格律诗派 。是以闻一多 。徐志摩等人为代表的 。因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 。提倡新格律诗 。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 。
新月派诗歌主要特征是“三美” 。即音乐美是指新月派诗歌每节韵脚都不一样 。好像音乐一样 。音乐美指的是诗歌的音节 。读起来富有节奏感 。抑扬顿挫 。朗朗上口 。建筑美是指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绘画美指的是诗歌的词藻 。用词注意色彩 。形象鲜明 。
《死水》一是对仗工整 。每行九字 。全诗共分五节 。每节第二行 。第四行押韵 。体现了新月派新格律诗的理念 。
二是全诗五节的每节韵脚都不一样 。诗句更富有节奏感 。读来有一种递进感 。就如音乐一样有起伏 。有旋律 。第一节就如歌词中的动机部分 。二、三节就如模进部分 。四五节如重复部分 。整诗借用了歌词创作手法 。体现了音乐美 。
三是诗行匀称 。诗句对称 。全诗方方正正 。体现了建筑美 。
四是诗歌中用词翡翠 。桃花 。罗绮 。云霞 。绿酒 。白沫等色彩鲜明 。颇有层次感 。如: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有很强的画面感 。读来 。仿佛真的看到了那些场景 。真的有一潭死水 。就如在看一幅画 。体现了绘画美 。
死水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
不如多仍些破铜烂铁 。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
也就跨得上几分鲜明 。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

分析《死水》是如何体现新月派诗歌理论主张的?

文章插图
分析《死水》是如何体现新月派诗歌理论主张的?

文章插图
分析《死水》是如何体现新月派诗歌理论主张的?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说下我的浅薄理解: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 。对新诗的形式探索直到今天没有结束 。最早的胡适等人的新诗 。理论的开创性显然大于了艺术成就 。郭沫若的浪漫主义诗作《凤凰涅槃》《女神》等 。创立了新诗的第一个高峰 。使浪漫主义诗风得以兴盛 。
但是 。在世界范围内 。浪漫主义诗歌早已被意象主义、象征主义等代替了 。亦即 。直抒胸臆的方式已经过时了 。而且 。由于浪漫主义主张的“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泻”(华兹华斯语) 。诗体形式比较自由、随意 。让当时的一些诗人不满 。新月派 。大概就应运而生了 。
也就是说 。新月派的艺术主张 。在内容上 。反对诗人的感情不加阻拦的直接宣泄 。而是用智性(理性)和通过象征手法抑制情感(“放逐抒情”)、曲折表达(“要读者像闻到玫瑰花的香气一样闻到思想”) 。在形式上则要求有所约束(“戴着镣铐跳舞”) 。追求诗体的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等 。
【分析《死水》是如何体现新月派诗歌理论主张的?】《死水》这首诗几乎完美体现了新月派的这些艺术主张 。而且 。闻一多自己就是从浪漫主义过来的 。他非常注重新诗形式的探索 。既反对古体诗的束缚 。又反对盲目西化 。这首诗的形式感就是极强的:每节行数相同 。每行字数相同 。大致押韵 。实践了他提出的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的诗体主张 。内容上则是象征主义的审丑 。从极丑走向美好和高贵 。再突出其丑恶 。感情的抒发主要是依靠营造从丑到美的意象系列来体现:从死水丑陋的破铜烂铁、剩菜残羹向美好的翡翠、桃花的转化 。臭水变化为酒、泡沫变成珍珠等等 。艺术性的表达与智性的思考和批判融合在了一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