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酒的议论文作文


关于酒的议论文作文

文章插图
关于酒的议论文作文第1篇
以水为形,不耀不鸣,暗藏其影,宠辱不惊;以火为性,飘香赦灵,暗下己令,控人之情 。——题记
对于酒,人们褒贬不一,有的生性喜酒,热爱这辛辣中又带有甘甜的味道;有的人数杯即醉,不省人事;有的人认为酒可养生,能理气通血;有的人却说酒有毒性,含有乙醇等物质 。但我认为,酒不只是一种饮品,还是中华民族文化千年沉淀的精华之一,更是中华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元素,不可缺少
在儿时,每天都能看到爸爸饮酒 。专注地将那透亮的液体倒入精致的小壶中,那么的小,连我看着也觉得装不了几杯,再细细的斟满面前的酒杯,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先细品一口,再仰头一饮而尽,闭眼慢慢的回味一段,再斟满一杯……
我曾趁爸爸不注意时,偷偷地也学着他倒了一小杯酒,想尝尝这到底是什么样美味的物品,能让爸爸如此的陶醉 。先细细的抿了一口,还没等我闭上眼睛好好的品味一番,便被一股辛辣的气息呛住了,好像有一股酒气从我的鼻孔中冲了出来,咳得我眼泪都流了出来 。对于这第一次喝酒,我是记忆犹新,并且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对爸爸表示敬佩——那么难喝的东西,他是怎么喝下去的?竟然还露出一副陶醉的表情 。
直到几年前,我才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喝酒 。酒入口,不急着去咽,将其停在口中品味一会,再如细流般咽下,余下的那些一饮而尽,吞入腹中,一阵辛辣过后,便能感觉到口中留下的馥郁的香气 。就是在这时我体会到了神奇的酒的文化,并开始追寻它 。
对酒的起源有着不同的几种说法,有人说是仪狄,有人说是杜康,也有人认为酒与天地同时 。原始先民开始从洞穴里、石缝中挑拣酸败苦辣的变质果实中带有特殊芳香气味的酒果时,这透着酒香的果实对人生理和心理上产生了奇妙的作用 。在这混山茂林中,酒文化闪现出第一抹淡色的曙光 。
自古以来,酒的文化就不断的传承与发展 。多少的王侯将相、骚人墨客、诗人隐士狂恋着酒,又有多少的风流雅士与酒有关 。有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使宋朝延续了三百多年 。也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留下了多少的传世名篇 。有竹林七贤的放荡不羁,于竹林之中甘歌纵酒 。也有唐朝的饮中八仙,流传千古 。
酒也代表了超脱的淡然,只愿就此长醉不醒,不看红尘 。古人淡雅之士饮酒,豪放之士饮酒,粗鲁之人饮酒,富贵之人饮酒……于悲伤之时,有酒相陪;快乐时,有酒相陪;团聚时,有酒相陪;离别时,有酒相陪……将喜、怒、哀、惧统统融入酒中,一醉之下,忘却所有 。
酒,作为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 。任它如何的伤身,有如何的毒性,我们也找不到一种东西取而代之 。千年的流传,早已深入人心,不可或缺 。
汝以水为形,以火为性 。取食粮之精,以酒为名 。妙哉多少骚人墨客自命一世英名,终难逃其诱性,欲罢不行;怪哉无命却似神明换得万古留名,实乃高明绝顶,自愧初醒……
关于酒的议论文作文第2篇
“酒”是我国古代诗人特别喜爱、钟情的审美意象 。在古代许多诗人的心目中,人生的最大快乐,不是封侯拜相,不是拥有金山银海,不是得道成仙 。而是有诗与酒的享受 。因此,古代文人便在情兴欢畅时借酒来增情助兴 。借酒怡情,助兴增乐,是古诗中常见的,“酒”所代表的意义之一 。
当然,有喜就有悲,借酒抒发愁情思绪、离情别绪的诗句也不在少数:与亲友恋人离别,心中不舍,只好借酒以抒离情;思乡之情不得开解,唯有借酒稍稍压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也只有借酒加以排遣 。在中国古代,面对难以抑制的兴奋或无法排遣的苦愁,诗人们都爱以酒解之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写离愁别绪,我认为此句最佳 。“酒醒何处?”表明他离情之浓重,“柳”与“留”谐音,表达了作者想留又难留的矛盾心情,而“晓风残月”更是他漂泊江湖的写照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在这两句诗中说自己愁绪满怀无法排遣,只好借酒浇愁,其实酒又何尝能真的浇愁,结果又反而化作了相思的眼泪 。借着“酒”的辛辣与苦涩,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思念与愁苦 。古代文人面对岁月流逝、青春老去产生无奈之时,也抱着豁达的态度去面对,借着酒将这份豁达升华到了极致 。
“为君沉醉又何妨 。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这是一首托物寓怀、自伤身世的小词 。写的是一位美人站在花前,为春将去而暗自伤心 。她怜惜花的寂寞无人赏,便想为花沉醉痛饮,一醉方休,以排遣心中的无奈 。当然,秦观不是“美人”,但也不妨碍他感怀人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