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宁要重阳十三雨,不要立冬一日晴”,是啥意思,和农业收成有关吗?


今天11月8号 。二十四节气立冬 。冬天来了 。昼短夜长 。气温下降 。寒潮来临 。万物始藏!
这几天 。天气越来越冷 。看天气预报 。未来几天气温骤降 。最低气温零下8度 。在工地工作真是越来越越受罪了 。今天风大 。穿的厚厚的也挡不住寒风侵袭 。
在古代 。资源缺乏 。生产条件落后 。农作物都是靠天收成 。为了合理安排农业生产 。劳动人民根据太阳运行的规律 。发明了二十四节气指导安排农业生产 。直到今天 。农民仍然是根据二十节气来确定播种收获 。
“宁要重阳十三雨 。不要立冬一日晴”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宁愿老天在重阳节九月九 。和农历九月十三下雨 。也不要立冬这天天气放晴 。
古人认为重阳节 。九月十三 。和立冬这几天的天气变化可以预测冬天的冷暖情况 。“重阳无雨看十三 。十三无雨一冬晴” 。根据俗语老话 。而立冬是冬天的第一个节气 。立冬这天的天气变化是可以预测整个冬天的天气 。“立冬晴 。一冬晴” 。其实对于农民来说 。是不太希望立冬这天是晴天的 。因为根据历年的天气变化 。如果立冬晴天 。那么今年就有很大概率是暖冬 。温暖的冬天对于农作物来说并不是好事 。暖冬预示着天气温暖 。雨雪减少 。那么对于冬小麦来说 。冬天缺少雨雪的滋润 。不是有句农谚“麦盖三层被 。来年枕着馒头睡” 。如果冬天不下雨雪 。来年长势就不会太好 。而且暖冬天气温暖 。很多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和虫卵就不能被冻死 。那么结果就是来年病虫害爆发 。侵害农作物 。造成严重的减产 。农民自然也就吃不饱饭 。
现在农业科技发达 。但是很多山区 。偏僻地区农业仍然靠天吃饭 。虽然俗语已经过时 。但经历了长时间的经验总结 。也有一定的道理在内 。农民希望立冬下雨 。也是希望冬天雨雪丰富 。庄稼长势良好 。期盼来年能有个好收成罢了!
其他观点:
今年山里 。农历八月十五就下雪了 。从那以后 。一个多月来气温都在下降 。冷的没办法 。只好早早的穿上了御寒的羽绒服 。这比常年提前了一个月左右 。心里想今年的冬天一定是冷冬 。可昨日立冬是大晴天 。一点风都没有 。气温都在15度以上 。外出穿着羽绒服都感到直冒汗 。农村俗语“宁要重阳十三雨 。不要立冬一日晴” 。啥意思?有道理吗?
宁要重阳十三雨
农历的九月初九 。中国传统的重阳节 。在重阳节前后下雨 。按道理说 。会对秋季人们的农耕劳作会造成一定影响的 。重阳节前后 。正值农村秋收秋种 。下了雨 。人们就无法下地干活 。就会耽误秋收秋种的有利时机 。这是人们所不愿看到 。但是 。有时却天公不作美 。偏偏要在这个时候下雨 。农民也只能欲哭无泪 。
不要立冬一日晴
在农村 。流传着这样的农谚“立冬晴 。一冬暖”“立冬晴 。来年地光光” 。立冬那天天气晴朗 。真得会是暖冬吗?跟农业收成有关吗?
立冬晴一冬暖 。说的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立冬这天天气若是晴朗 。那么依照农村老一辈人总结的经验 。就认为这年的冬天大概率就会是暖冬 。暖冬会对农作物产生不利影响 。
【农村俗语“宁要重阳十三雨,不要立冬一日晴”,是啥意思,和农业收成有关吗?】立冬晴 。来年地光光 。意思是说立冬时晴好的天气 。冬天的天气会很暖和 。地里的庄稼就会遇到干旱 。像北方的小麦作物就会遭遇病虫害 。来年春季还会遇到倒春寒 。小麦就会出现减产的情况 。
农村的很多俗语都是老辈人 。经过长期实践活动中总结的经验和教训 。一直都在影响着人们的农耕劳作活动 。因此 。农村俗语“宁要重阳十三雨 。不要立冬一日晴”是有道理的 。
其他观点:
老祖宗留下的一些俗语谚语老话精华经典 。时至今天依然很实用 。每个节气一来 。隔壁大爷总会预测这预测哪的 。当然这是老一辈人的经验 。
但可以肯定说天气和农业收成一定是有关系的 。我想以前科技还没哪么发达的时候 。也是靠上一辈人传下来的经验判断的 。上一辈人在长期的生产中不断去验证总结的成果 。虽然不能十分准确 。但也有个七八分相近 。代代相传到今天 。
民间重阳十三雨这个说法大概意思是重阳后下雨规划到九月十三左右 。过了十三就应该天晴了 。
因为九月中旬正是农忙的前后 。到了九月中旬还长期下雨会影响农作后续的收成 。还有可能出现天旱的情况 。
当然这不是十分准确 。哪么立冬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8个 。有的地区还过立冬节呢 。我的老家广西到了立冬还会做水圆果吃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