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是什么意思?


【重阳是什么意思?】古人把一、三、五、七、九等奇数称为阳数 。因此每逢阳数重叠的“重阳”之日基本都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节日 。
一直以来 。传统观念都认为双月双日、成双成对为吉利 。为何古代节日大多是单月单日呢?仔细考究可以发现 。这些所谓的节日最初并不像后世演化的那么欢天喜地、称之为“良辰佳节” 。却是源自极不吉利的日子 。非“凶”即“恶” 。正是在这些恶月恶日人们为了驱邪祈福 。导致了节俗活动的形成 。正日 。又称岁首、正月旦 。即正月初一 。也即后世所称的“三元之日” 。三月三上巳节 。起源于古代的春季除秽的宗教巫术活动 。上古民众冬季集聚蛰居 。到了阳春三月 。暖风融融 。人们走出冬季的栖息地 。到河流旁驱除晦气 。迎接又一个季节轮回 。汉代长安的灞水、洛阳的洛水都是当时达官贵人们举行上巳节俗活动的黄金地段 。上巳节的巫术意义已逐渐被出游宴饮的娱乐因素所取代 。与夏至有关的五月五 。在汉代是一种禁忌日 。当时人们认为五日是恶日 。人们以五彩丝系臂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间 。五月五逐渐与屈原联系在一起 。人们通过赛龙舟、包粽子等民俗活动寄托对于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 。七月七是七夕节 。在上古其时间点是根据织女星的位置所确定的 。织女星属于天琴座 。是北半天球亮度仅次于大角的明星 。因此很早就受到上古观星者的注意 。将织女星作为划分季节的标志星 。从星纪来说 。七月七具有星纪岁首的意义 。因此祈福、祈子嗣的习俗一直是七夕节的核心之一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 。人们想象力的日益丰富 。逐渐滋生了有关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 。在阴阳五行家看来 。“九为老阳 。阳极必变”。“九月九”二九重叠 。因此 。随着时代的发展 。“重阳”一词逐渐狭义化 。人们用“重阳”单指九月九日 。即后世的“重阳节” 。又名重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