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菔子( 五 )

咳嗽,气逆痰痞:紫苏子、白芥子、萝卜子 。上三味各洗净,微炒,击碎,用生绢小袋盛之,煮作汤饮 。随甘旨,代茶水啜用,不宜煎熬太过 。(《韩氏医通》三子养亲汤)⑤治一切食积:山楂六两,神曲二两,半夏茯苓各三两,陈皮连翘、萝卜子各一两 。上为末,炊饼丸如梧子大 。每服七、八十丸,食远,白汤下 。(《丹溪心法》保和丸)⑥治气胀气臌:莱菔子,研,以水滤汁,浸缩砂一两,一夜,炒干,又浸又炒,凡七次,为末 。每米饮服一钱 。(《朱氏集验医方》)⑦治痢疾有积,后重不通:莱菔子五钱,白芍药三钱,大黄一钱,木香五分 。水煎服 。(《方脉正宗》)⑧治风秘气秘:萝卜子(炒)一合,擂水,和皂荚末二钱服 。(《寿域神方》)⑨治中风口噤:萝卜子、牙皂荚各二钱 。以水煎服,取吐 。(朱震亨)⑩治风头痛头痛;莱菔子半两,生姜汁半合 。上相和研极细,绞取汁,入麝香少许,滴鼻中XIU入 。头痛随左右用之 。(《普济方》)11、治小儿盘肠气痛:萝卜子炒黄,研末 。乳香汤服半钱 。(《仁斋直指方》)12、治牙疼:萝卜子二七粒,去赤皮,细研 。以人乳和,左边牙痛,即于右鼻中点少许,如右边牙疼,即于左鼻中点之 。(《圣惠方》)13、治跌打损伤,瘀血胀痛:莱菔子二两,生研烂,热酒调敷 。(《方脉正宗》)
各家论述1. 朱震亨:莱菔子治痰,有推墙倒壁之功 。
2.《纲目》:莱菔子之功,长于利气 。生能升,熟能降,升则吐风痰,散风寒,发疮疹;降则定痰喘咳嗽,调下痢后重,止内痛,皆是利气之效 。
3.《本草经疏》:莱菔子,味辛过于根,以其辛甚,故升降之功亦烈于根也 。
4.《本草新编》:萝卜子,能治喘胀,然古人用于人参之中,反奏功如神 。人参原是除喘消胀之药,莱菔子最解人参,何以同用而奏功乎? 夫人参之除喘消胀,乃治虚喘虚胀也,虚症反现假实之象,人参遽然投之,直至其喘胀之所,未能骤受,往往服之而愈喘愈胀者有之,虽所增之喘胀乃一时之假象,少顷自然平复,然终非治之之善,少加萝卜子以制人参,则喘胀不敢增,而仅得消喘胀之益,此所谓相制而相成也 。或问萝卜子专解人参,一用萝卜子则人参无益矣 。此不知萝卜子而并不知人参者也 。人参得萝卜子,其功更神,盖人参补气,骤服气必难受,非止喘胀之症为然,得萝卜子以行其补中之利气,则气平而易受,是萝卜子平气之有余,非损气之不足,实制人参以平其气,非制人参以伤其气也 。
5.《医学衷中参西录》:莱菔子,无论或生或炒,皆能顺气开郁,消胀除满,此乃化气之品,非破气之品 。盖凡理气之药,单服久服,未有不伤气者,而莱菔子炒熟为末,每饭后移时服钱许,借以消食顺气,转不伤气,因其能多进饮食,气分自得其养也 。若用以除满开郁,而以参、芪、术诸药佐之,虽多服久服,亦何至伤气分乎 。
6.《日华子本草》:水研服,吐风痰;醋研消肿毒 。
7.《日用本草》:治黄疸及皮肤目黄如金色,小水热赤 。
8.《随息居饮食谱》:治痰嗽,齁喘,气鼓,头风,溺闭,及误服补剂 。
摘录《中华本草》
【莱菔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