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干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二 )


【栽培管理】
1、中耕除草:春季出苗后应勤除草、松土 。1年之内进行3~5次,春、秋季各2次,冬季1次 。2年生的射干在6月封行后 , 只能拔草,不能松土,但在根际部要及时培土,以防止倒伏和影响产量 。
2、追肥与排灌:射干喜肥,除施足基肥外,对生长2年以上的植株要重视追肥 。每年春、秋、冬3季,结合中耕除草每667平方米施人畜粪1500千克、饼肥50千克,加适量草木灰和过磷酸钾 。射干怕涝,雨水过多时,应及时清沟排水,防止积水烂根 。射干耐干旱 , 但在出苗期和定苗期要灌水,保持田间湿润 。在苗高10厘米后 , 可不用灌水 。久晴不雨,可采用清粪水浇苗 。
3、病虫害防治:
(1)病害:
①锈?。呵锛疚:σ镀?出现褐色隆起的锈斑 。成株发病早,幼苗发病晚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95%敌锈钠400倍液,每7~10天1次,连续2~3次 。
②根腐?。憾喾⑸诖合亩嘤昙窘冢嘁虼闹肿踊蛲寥阑?或使用未腐熟的畜粪作底肥而发病 。防治方法:选无病的苗移裁定植 。用1: 1: 120波尔多液喷洒植株,或每667平方米用茶饼7.5千克 。开水浸泡凉后浇于植株根部;及时拔除病株,病穴和病区用生石灰进行土壤消毒 。
(2)虫害:
①蛴螬:为害地下茎 。可用233乳剂150克、六丹粉250克加水500千克喷杀 。
②钻心虫:又名环斑蚀夜蛾 , 发生较为普遍,为害严重 。幼虫孵化后钻进幼嫩的新叶取食 , 吃掉叶肉,留下表皮 , 叶上呈针头状大小或稍大的透明点 。5月上旬多数幼虫蛀人叶鞘内,为害叶鞘,使叶鞘呈水渍状并枯黄 。6月上中旬 , 幼虫为害茎基部,植株被咬断 , 枯萎致死 。7~8月高龄幼虫为害根状茎,咬成通道或孔洞,受害后常导致病菌侵入,引起根状茎腐烂 。9月上旬后老熟幼虫在受害的根状茎附近化蛹 。防治方法:针对射干钻心虫孵化期较一致的特点,在越冬孵化盛期,喷0.5%西维因粉剂,每667平方米用量1.5~2.5千克;5月上旬幼虫为害叶梢期间可用50%磷胺乳油2000倍喷雾;6月上旬在幼虫入土为害前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泼浇;利用钻心虫雌蛾能分泌性激素诱集雄蛾的效能,可捕捉几只雌蛾放养笼内并置于射干地里,把诱来的雄蛾集中消灭 。
【收获与加工】种子直播的射干3~4年可采收,根状茎繁殖的2~3年采收 。
秋季当射干茎叶全枯萎(先采收种子)后挖出根状茎 。挖回后,除去泥土,晒至半干,用火燎去毛须,再晒干或烘干 。
【药材形状】本品为不规则的结节状或具分枝 , 长3~10厘米,直径1~2厘米 。表面浅棕色或棕褐色,皱缩不平,有较密的扭曲环纹;上面有数个圆盘状凹陷的茎痕 , 下面有残留的须根或根痕 。质坚硬 , 断面黄色 , 微显颗粒状 。气微,味苦微辛 。
【射干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