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干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概述】射干为较常用中药,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和较长的栽培历史 。本品具有清热解毒、消痰利咽的功效 。其品种比较复杂,诸家颇多争议,当以苏颂所言“今在处有之,人家多种之 。叶大类蛮姜,六月开花,黄红色 , 瓣上有细纹 。秋结实作房 , 中子黑色”即是当今所用正品射干 。本品为鸢尾科植物射干Bela米candachinensis(L)DC、的根茎 。
主产湖北、河南、四川、江苏、安徽等省 。湖南、浙江、广西等省亦有分布 , 多为栽培 。
【生长环境】射干生长于光照充足、湿润的荒坡、旷地、沟谷或荆棘丛中;土壤为质地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碱性的沙质壤土 。能耐旱、耐寒,但怕积水 。
【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选择地势高而干燥、排水良好、土层较深厚的沙质壤土或向阳的山地,但不宜在低洼积水地、盐碱地或有线虫病的土地种植 。整地时要施足底肥,每667平方米施用人畜粪2500千克或饼肥、过磷酸钾20千克 。翻地,耙平后做高20厘米,宽1.2米的畦,并开30厘米宽的沟,以利排水 。
2、种植方法:
(1)根状茎繁殖:秋季采挖射干时,选择无病虫害 , 色鲜黄的根状茎,按自然分枝切断,每段根状茎带有根芽1~2个和部分根须,留作种栽 。于早春或秋季与收获同期进行栽种 。在整地耙细的高畦上 , 按行距25厘米、株距20厘米,挖15厘米深的穴,每穴栽种2个 , 间距6厘米,芽头向上,填土压紧 。栽后约10天出苗 。若根芽已呈绿色,可任其露在上面;呈白色而短者,应以土掩埋 。每667平方米射干种可分种3335~4002平方米 。
(2)种子繁殖:
①留种与采种:选择生长健壮 , 无病虫害的2年生射干作留种地,并加强管理 。9~10月,当果壳变黄 , 将要裂口,种子变黑时,拣熟果分批采收,置室内通风处晾干后脱粒 。
②种子处理:将已脱粒的种子先摊放在簸箕内 , 置通风干燥处,晾干外种皮水分,将种子和湿沙以1:5的比例混合,堆积储藏 , 以备翌春取出播种 。经处理后的种子发芽快,发芽率可高达80%以上(种子寿命2年) 。
③播种:分育苗和直播两种 。①育苗法,即在整平耙细的苗床上,于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或秋冬季9~12月中旬 , 进行条播或点播,以春播为好 。条播:按行距2厘米,横向开宽10厘米、深6厘米的播种沟,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沟内,覆盖火土灰厚约5厘米,上盖草厚3厘米 。每667平方米用种量约10千克 。点播:按行距20厘米,株距15厘米挖穴,深6厘米 , 穴底要平整,施入适量粪肥和饼肥,上盖细土3厘米,以防灼伤种子 。每穴播人种子6~8粒,均匀排列 , 播后盖细土,加盖稻草 。约半个月后发芽 。每667平方米播种量2.5千克左右 。当苗高5~6厘米时,移至大田定植 , 株行距15厘米X20厘米 。直播法,即整地施肥后 , 按行距50厘米,做宽20厘米的高垄 , 在垄中间开沟将种子均匀地播入沟内,覆盖细土厚5厘米,稍压紧后浇 水,上盖草3厘米 。隔半个月出苗后,及时揭去盖草,加强田间管理 。当苗高10厘米左右时按株20厘米定苗 。每667平方米播种量4~5千克 。亦可直接挖穴点播 , 每穴下种5~6粒,方法同前;此法管理方便 , 并节省种子,每667平方米用种量2千克 。
(3)摘蕾:无性繁殖的当年开花结果;种子繁殖的2年开花 。射干花期长 , 开花结果多,消耗大量养分,除留种者外,一律在抽薹时摘除花蕾 。摘蕾应选晴天的早晨,露水干后进行 , 分期分株摘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