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弃考玩失踪?家长如何教孩子看待高考

高考弃考玩失踪?6月7日,全国高考首日,近千万名考生鼓足劲儿在此一搏 。上午8时45分,郑州四中考点,考生们陆续进场完毕,一位学生家长却拿着准考证在考场外失声痛哭:她本该参加高考的儿子不见了 。
这位母亲说,她的儿子在74中上学,今天要考试 , 可昨晚还在玩游戏,她忍不住骂了几句,没想到惹恼了儿子 。今天一早,她发现准考证在家放着,儿子却不见了踪影,便急忙赶到考场 。然而一直等到开考铃响,也没见到儿子的身影,儿子手机也一直处在关机状态 。这位无助的母亲忍不住在考场外大哭 , 自责不已 。
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中国 , 高考不仅是万千学子寒窗苦读数十年的重要转折点,它也承载了无数家长在教育路上对孩子的殷切希望 。从平日的辞职为陪读、上下学接送和花钱请家教,到考前准备补脑大餐、预定考场边的酒店房间和在考场外焦急等候,许多家长看似比孩子还要对高考成绩着急和操心,以至于不少“任性”的考生在与家长发生冲突之后 , 完全不顾自身前程而选择了“赌气”弃考 。笔者认为,参加高考与否、考得好或者坏,这都是学生一人需负起的责任和承担的结果 。
然而,这类因“斗气”而弃考的事件屡次发生 , 不禁引发我们对现代孩子高考的观念的思考——高考到底是为谁而考?“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 , 是否受过良好的教育基本上就决定了人一生的成败大势 。不少家长据此更放大了高考对于人生的价值,以孩子高考成绩评判其优秀程度,还不时把 “别人家孩子”取得的成绩挂在嘴边 。家长本意是为了激励,却没想到持续的“打压”只会让孩子产生心理压力,甚至产生“高考与我自身前途关系不大,而是与家长的‘面子’关系至大”的错误观念 。
此外,“为赌气弃考高考”的做法表现出了青春期孩子不成熟且叛逆的心理,因此家长与学校不应只把关注点放在考生的应试能力上,而是要密切关注考生的心理健康 。为了狠抓高考成绩 , 许多高中取消学生社团和校园活动,让学生闷头学习 。没有了课余活动“调剂”和心理上的“松绑”,同学之间充斥的是“竞争”关系 , 学生与老师之间更无交心的谈话 。然而,高考生正处于成长的叛逆阶段,强硬的教育方式只会让效果适得其反 。
【高考弃考玩失踪?家长如何教孩子看待高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