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适当吃点凉拌茄子更养生

【冬季适当吃点凉拌茄子更养生】    冬季因为天气寒冷,很多人会喜欢吃一些热气腾腾的食物 。但是吃太多热烫的食物很容易造成体内缺水上火,所以冬季就算天气寒冷,也应该适当吃一些凉食,这样更有益于身体健康 。今天教大家几道适合冬天进食的凉拌菜 。
    冬季吃凉拌菜不但不会觉得不舒服,反而因为烹调方式简单天然而让身体有不一样的感受 。小编建议大家在冬季也应该尝试一下凉拌菜式,当然 , 在烹调的过程中要注意油盐的使用量,以防摄入过多的油盐 。今天介绍的凉拌菜就是,凉拌手撕茄子 。
    凉拌手撕茄子
    原材料:
    茄子2根,蒜3瓣 , 葱2根,芝麻油20ml,生抽30ml,白糖5g,醋10ml 。
    做法:
    1, 茄子洗净后 , 切5cm长的段 , 然后上锅蒸,蒸熟软 。
    2, 蒸好的茄子,放凉,撕成丝 。
    3 ,  葱洗净切碎 , 撒在茄丝上面 。
    4,将蒜瓣切碎,芝麻油,生抽,白糖,醋混合,加热一下 。
    5, 乘热浇在茄丝上,搅拌均匀即可 。
    中医学认为 , 茄子属于寒凉性质的食物 。所以夏天食用 , 有助于清热解暑 , 对于容易长痱子、生疮疖的人 , 尤为适宜 。消化不良,容易腹泻的人,则不宜多食,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 所说:“茄性寒利 , 多食必腹痛下利 。”《滇南本草》记载,茄子能散血、消肿、宽肠 。所以,大便于结、痔疮出血以及患湿热黄疸的人,多吃些茄子,也有帮助,可以选用紫茄同大米煮粥吃 。《本草纲目》介绍,将带蒂的茄子焙干, 研成细末,用酒调服治疗肠风下血;《滇南本草》主张用米汤调服,更为妥当 , 因为肠风下血和痔疮出血,都不宜用酒 。把带蒂茄子焙干,研成细末,更常作外用 。
    保护心血管、抗坏血酸:茄子含丰富的维生素P,这种物质能增强人体细胞间的粘着力,增强毛细血管的弹性,减低毛细血管的脆性及渗透性,防止微血管破裂出血,使心血管保持正常的功能 。此外,茄子还有防治坏血病及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 。
    茄子的吃法很多 , 但多数吃法烹调温度较高、时间较长,不仅油腻,营养损失也很大 。煎炸茄子维生素损失量可达50%以上 。在茄子的所有吃法中,拌茄泥是最健康的 。首先,拌茄泥加热时间最短,只需大火蒸熟即可,因此营养损失最少 。其次,拌茄泥用油最少,蒸好茄子捣成泥后 , 只需稍微淋一些调味汁即可 。最后 , 拌茄泥的吃法营养吸收最完全,因为它不用削去茄子皮,而茄子皮中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 。拌茄泥的调味汁最好用橄榄油、芝麻酱、蒜泥和少许盐 。橄榄油是毫无疑问的健康油,芝麻酱含有丰富的钙、蛋白质和维生素,蒜泥有杀菌抗癌的功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