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 祛风通络 行气止痛 活血化瘀( 二 )


风寒湿痹必因素体阳气亏损,腠理空虚 , 触冒风雨,风寒湿邪乘虚袭之 , 流注经络,气血不畅,血瘀滞阻,风寒湿瘀相互纠结而成 。余于此类痹症 , 常嘱患者服药酒治疗 。茴香根9克,香樟树根9克,五香血藤9克,制香附9克,红牛膝9克,红荨麻6克,搜山虎3克,铁筷子6克,青木香9克,石菖蒲9克 , 见血飞9克,朱砂莲3克,川芎6克,小血藤6克,山矾根9克 , 草乌1.5克,白龙须3克 , 前胡6克,制川乌6克 , 伸筋草9克,各药细切,加好酒750克,浸泡3个月即可饮用,每日3次,每次15克 。上药均为贵州民间常用草药 , 性多辛温,均有舒筋活血、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利水消肿之效 。其中白龙须即八角枫的须状根 ,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效果较好,但有大毒 , 本方用量3克当属安全 , 切不可大量使用 。
湿为阴邪,其性黏滞,湿邪所致的痹症虽疼痛不甚剧烈,但关节、肌肉酸楚,重着麻木,缠绵难愈,余常用五积散加减治疗,药用穿山甲18克,全蝎6克,苍术24克 , 桔梗18克 , 麻黄15克,枳壳15克 , 陈皮15克,厚朴12克,干姜12克,法半夏9克 , 茯苓9克,甘草9克,白芷9克,白芍3克,川芎3克,肉桂9克,当归12克,各药研为极细末,搅拌匀净,每日2次,每次6克,温开水送下 。五积散乃除湿散寒祛风之剂,山甲、全蝎穿筋透骨,逐湿除风 , 其药力可达骨骱之间,为五积散使药也 。
金创,即金属利器对人体所造成的创伤,凡遭受金创必有气滞血瘀,故可用川芎治疗 。其他很多外科病诸如跌打损伤、骨折者 , 与金创病机类似,亦可用川芎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
“妇人血闭无子”即瘀血内停 , 阻滞冲任胞宫,导致经闭而不孕 。清代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论瘀血证甚详 , 注重分辨瘀血的不用部位而分别给予针对性治疗,创立了很多活血化瘀方剂 , 都用到了川芎,诸如少腹逐瘀汤、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身痛逐瘀汤、通窍活血汤等,其中他称少腹逐瘀汤“种子如神” 。他还创对经服药法 , 即月经来潮之日起连服5天以祛瘀生新、调经种子治疗 。余受此启发,在少腹逐瘀汤基础上据临床实际情况配伍补肾、化痰、清热之剂 , 疗效颇丰 。另外,余认为 , 对经服药法尤宜使用桃红四物汤 。
川芎不仅可以用于妇人血闭无子,对于气滞血瘀导致的月经不调、崩漏、痛经、癥瘕、经行头痛、产后出血、产后腹痛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是妇产科常用药,代表方除王清任的五逐瘀汤外 , 还有温经汤、圣愈汤、清热调血汤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 , 出血性疾病需要慎用川芎,用量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边用边观察,以防造成出血不止 。
现代临床在《本经》的基础上对川芎的治疗范围有了更广的发挥 , 诸如气滞血瘀之胁痛、腹痛,心脉瘀阻之心悸、胸痹 , 气血壅滞之喉痈、咳嗽,肝郁血瘀之肝炎、肝硬化,瘀阻下焦之尿路感染,血黏度高之糖尿病等,都常用到川芎 。
总之,川芎的运用范围非常广泛,凡头痛以及气滞血瘀导致的内、外、妇、儿诸病都可酌情运用 , 但不可长期大量使用,易“走散真气”,症状消失后,应迅速减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同时 , 还可巩固疗效 。
川芎恶黄芪、山茱萸、狼毒,畏硝石、滑石、黄连,反藜芦 。
【川芎 祛风通络 行气止痛 活血化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