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春节作文10篇( 五 )


元宵节那香糯的汤圆下了肚后,年味就慢慢淡了起来 。外婆会笑着对我们说:“小舌头也要休息咯!”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会经常咂摸着小嘴,回味那舌尖上萦绕的浓浓年味 。每每想起,依然香甜依旧 。
舌尖上的春节作文(七):
有人说,年味是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是天空五彩滨纷的烟花,也有人说年味是车站码头拥挤的.嘈杂声,是游子匆匆赶路的脚步声,还有人说年味是长辈对晚辈宠爱的钱压钱……,我在看来,年味还是凝结在人们舌尖上的美味佳肴 。无论是大年三十的团圆,还是以后的走亲访友,都离不开一个“吃”字,过年是一场场饭局的大串联 。
记得小时候,家里条件差,平时省吃俭用,一年下来,难得吃会儿肉,但到了春节,父母总要张罗一桌像样的菜犒劳全家,鸡鸭鱼肉,还算丰盛 。但那时,毕竟家里穷,这桌菜是不能全吃完的,得留下相当一部分用作招待从即将来访的亲朋好友 。譬如那条身兼“年年有余”祈望的“年鱼”是不能动的,那时期“年鱼”又称作“看鱼”,顾名思义只看不动,若有不懂此规矩的小孩冷不防挖下一块,主人便将“看鱼”翻个面,第二天端上桌来,客人看到的还是一条整鱼 。这是吃的技巧问题,也是一个时代喜庆时期里包含的酸涩和无奈 。
现今条件好了,大鱼大肉已成了人们桌上的家常菜,舌尖上的味蕾也开始刁钻了,时不时要换口味,先前过年时用的有些菜便从餐桌上消失了,“高梁肉”就是其中之一,一小块肥肉,外面粘上头粉,放在油里炸过,黄灿灿,香喷喷的,一口下去,滋滋冒油,但如今桌上已基本看不到了,人们已将它抛弃,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种精致的菜肴,基本上跟饭店同步而不是以往的“家常便饭”了,甚至还有鲍鱼龙虾之类的,颇有“高大上”的气势 。
时下的饭局真有点让人应接不暇,不仅仅亲戚之间要设饭局,朋友同学也要设饭局,生意场上的合作伙伴也要设饭局,同事之间也少不了设饭局 。问题是每个人仅有一张嘴,不能分身,顾此失彼的事经常发生,于是,一家人分队赶赴饭局,派代表出席宴会已成常事 。有时,为了应付扎堆的饭局,有人不得不赶场子,同是一餐饭,要赶二个甚至三个饭局,在不一样地点错时完成 。
过多的饭局,“吃”成了人们的心理负担 。当然,困难总比办法多 。热情、富裕、好客的家乡人已对过年宴请作了改革,他们把传统的年后请客提前到年前进行,无影中拉长了过年的时间,让请吃与吃请变得从容不迫 。时间走进腊月,人们就开始打电话约请,摆酒设宴,忙得不亦乐乎,这不,腊月才过一半,前两个周末我都是在亲戚的酒桌上度过,且剩下的周末日程也早已排满 。
家乡人不仅仅在时间上对过年饭局进行颠覆,在宴请的方法方式上也作了探索 。人们已把请客的地点从家里转移到饭店,张嘴就来,省时省力,如果保留在家设宴,常请个一条龙服务的厨师,厨师不仅仅负责烹饪,并且还有带着锅碗标盆,甚至是桌椅板凳,东家无须操劳,任务仅有一个,劝客人吃好喝好 。
年是吃出来的,难以想象没有吃的年怎样过,过去、此刻、将来,吃是过年永恒的主题曲 。
舌尖上的春节作文(八):
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人们在这天用团聚和美食犒劳辛苦工作一年的自我 。在这天,家家户户都洋溢着美食的香味 。
在春节那天,每户人家都是要吃糕的,糕谐音“高”,并且是蒸出来的,所以象征着蒸蒸日上 。蒸糕是把面粉和水一齐搅拌成不干不湿状后,上笼先给它蒸个澡,约20多分钟,有股甜甜的味道就会弥漫开来 。
没过一会儿,糕就从热腾腾的笼里被爷爷细心翼翼地拎到了盘里,蒸完澡的它肤色由土黄变成了金黄 。在吃糕前是要裁糕(就是揉成糕团)的,那样蒸出来的糕才香糯可口 。我的爷爷先将一盆“溃不成军”的糕粒反复揉捏,将它合成一块大糕 。爷爷仿佛跟糕有仇似的,撸起袖子,手上抹了油,先摁了三下、又翻了个面、再压一下,周而复始,吓得那糕魂飞魄散,一下也不敢动 。
经过一番较量后,一个椭圆形的大团子呈此刻眼前,顿时变得有光泽,拿筷子戳一戳,它已经如橡皮泥那般富有弹性了 。吃饭时用肉汤泡着糕,肉汤的肉味使原本无味的糕有了一层肉香,而糕也能够使肉汤不那么油腻,咬上一口,唇齿留香,可谓是两全其美、绝佳之配 。
吃年夜饭时,自然少不了饺子,把面团揉成面皮儿,拿事先已经准备好的韭菜鸡蛋馅往上一撒、一掬、一捏,一个如银元宝似的饺子就横空出世了 。刚出生的饺子白白嫩嫩的,和小娃娃一模一样 。等兄弟姐妹们都到齐了,就都调皮地吵着去游泳 。于是,妈妈把它们放进了“游泳池”里,怕水太冷,还浇了油、点了火,饺子们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快活极了 。等它们都玩够了,妈妈就把它们捞出来,晾在盘子上,让它们也享受享受日光浴 。可是不一会儿它们就又闲不住了,想看看我们肚子里的异域风情,我们自然是让它们如愿以偿,还为它们介绍了几位朋友——腊八蒜,和它们一齐去观光旅游 。下肚的蒜和饺子在嘴里留下了一股十分清香而又微辣的味道,令我欲罢不能,大饱了口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