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告诉邬先生,我要走了。”秋月临死这么说,是对雍正的无情控诉吗?( 二 )


雍正的反应
秋月这两个请求让雍正泪流满面 。这两句话正戳到了他的伤心处 。从上一段背景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雍正此时的朝廷状况并不好 。但是这一切都是他自己造成的 。兔死狗烹的手段逼走了邬先生;鸩杀了年羹尧 。所以他对西北军事无法掌控 。甚至不得不和阿尔泰的冒功做出妥协 。如果邬先生在身边或者年羹尧控制西北军事 。这一切都不用雍正发愁 。

《雍正王朝》“告诉邬先生,我要走了。”秋月临死这么说,是对雍正的无情控诉吗?

文章插图
雍正也许也爱怪自己也许应该把事情想开一些:如果秋月嫁给了邬先生 。邬先生也不必离开 。邬先生还会给自己出谋划策 。自己也不至于这么被动 。而不杀掉年羹尧 。西北军事也不会跟一个阿尔泰妥协 。但是帝王的尊严和无情让他不得不这么做 。也许对帝王这种生物来说感情就是多余的吧 。
我是历史纵横帝 。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 。劳烦斧正 。
其他观点:
《雍正王朝》随着年羹尧的垮台 。处在深宫的雍正年妃秋月病入膏肓 。临死之际 。年秋月对着雍正说:告诉邬先生 。我要走了 。
雍正的脸色显然是很难看的 。但随即留下了一滴眼泪 。
《雍正王朝》“告诉邬先生,我要走了。”秋月临死这么说,是对雍正的无情控诉吗?

文章插图
年秋月 。年羹尧的妹妹 。都是雍正在潜邸的奴才 。年羹尧从一个微末小吏成长为大将军王 。为西北平叛立下不世之功 。为了牵制年羹尧 。雍正做王爷的时候 。为年家抬旗脱贱 。并纳年秋月为侧妃 。
《雍正王朝》“告诉邬先生,我要走了。”秋月临死这么说,是对雍正的无情控诉吗?

文章插图
这是一段典型的政治婚姻 。从此后的年秋月 。因为年羹尧的起落而起落 。阴冷的后宫 。再无雍正潜邸时候的温情 。
《雍正王朝》“告诉邬先生,我要走了。”秋月临死这么说,是对雍正的无情控诉吗?

文章插图
她想过 。所以问邬思道:难道我们就这样完了?
邬思道说:你迟早是他的女人 。
年秋月绝对不是那种傻傻的女人 。她很聪明 。只是 。命运如此 。她无法抗争 。如果她是一个普通女人 。她一定还会向十三爷求助 。但是她没有 。就说明她不是一个普通女人 。
可以说 。年秋月是做好了准备的 。因为她还必须报恩 。报效雍正的大恩大德 。史载:雍正王妃年氏 。为雍正生有五人 。其中男孩四人 。女孩一人 。唯留下一人 。其余皆夭折 。所以 。年秋月和雍正是做好了婚姻准备的 。这点 。毋庸置疑 。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 。是规范社会秩序的黄金定律 。无人可以违抗违背 。年秋月不是祝英台 。邬思道也不是梁山伯 。所以寄希望于封建社会 “珍品”的爱情 。无非就是理想主义的自我想象罢了 。
《雍正王朝》“告诉邬先生,我要走了。”秋月临死这么说,是对雍正的无情控诉吗?

文章插图
再说邬思道 。邬思道可谓绝顶聪明 。尽管他心仪年秋月 。但是此人十分理智 。如果你认为他会为了争取年秋月和雍正谈条件 。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 。他不会做 。因为他是读书人 。都说忠孝不能两全 。一个忠字是刻入他心底了的 。所以当十三爷送给他如月的时候 。他也欣然接受了 。若是心中没写下那个忠字 。又怎会留下如月 。
有人说 。如月是雍正派来监视邬思道的 。这话有理 。要是邬思道不收下如月 。只怕连秋月也要被连累 。(此话另说)
年羹尧的交横跋扈不仅断送了自己的前程和姓名 。同时也搭上了妹妹年秋月的幸福 。
你一定还记得 。雍正回宫后在秋月面前歇斯底里的喊:“卸甲 。卸甲……”
你也一定会记得:雍正母妃病重之时 。指名道姓让年妃走开时那份忧愁和无奈 。
《雍正王朝》“告诉邬先生,我要走了。”秋月临死这么说,是对雍正的无情控诉吗?

文章插图
一切的一切最终归结于他们之间都沾惹上了政治 。封建社会的政治 。于是 。婚姻和爱情都必须为政治服务 。男人和女人都必须为政治斗争 。生命和自由都必须为政治牺牲 。
这个道理 。年秋月知道 。邬思道知道 。雍正也知道 。
“告诉邬先生 。我要走了 。”简单的9个字 。不是对雍正的控诉 。不过是还念叨雍王府潜邸时候那点还没有被政治污染的时间罢了 。正因为如此 。雍正留下了泪水 。因为自那以后 。所有的一切 。都被封建王朝的政治污染了 。污染也就污染了吧 。过眼云烟罢了 。
其他观点:
在《雍正王朝》中 。已经灌不进去药行将就木的年秋月 。硬着撑着最后一口气等着见了雍正最后一面 。年秋月临终前对雍正诉说了两个愿望 。第一个愿望“我求求您 。不要杀他 。放他走吧 。放他一条生路吧” 。这里面的“他”是指年秋月的哥哥——年羹尧;第二个愿望“告诉邬先生 。我要走了” 。邬先生就是早已离开雍正的谋士邬思道 。年秋月的两个愿望都让雍正很难堪 。因此 。年秋月的两个愿望也不可能实现 。她只能带着遗憾去另外一个世界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