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九子夺嫡的内幕是什么?


康熙生太多儿子了 。而且太子二次被废 。储位不定 。皇权动荡 。康熙晚年已无法改变的现象 。加上党派之争 。后宫之乱导致的九子夺嫡 。
其他观点:
谢谢邀请 。关于发生在康熙朝著名的“九子夺嫡”事件具体内幕 。我们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康熙立储新制、三方矛盾加剧、皇子各成派系 。
尊崇汉风的康熙 。别具一格的立储
众所周知 。清朝的前身是1616年创立的后金 。因是少数民族创建的政权 。所以很多本民族的风俗习惯被完好地传承了下来 。比如定期狩猎 。是为了随时锻炼增强满洲“马上得天下”的能力;又如设立八旗此等“战时兵和时民”的编制组织 。灵感也是来源于满洲早已成俗的狩猎组织 。
当然 。随着时代的发展 。在很多制度方面 。满洲也在逐渐朝着汉家风俗潜移默化地发展融合 。1636年(崇德元年) 。45岁的皇太极正式称帝且改国号“金”为“清” 。与此同时 。效仿明朝开始称皇女为公主(嫡女为“固伦”、庶女为“和硕”) 。尤其是在1644年(顺治元年)顺治帝入主中原之后 。汉化的特征更为明显 。

清朝九子夺嫡的内幕是什么?

文章插图
康熙剧照
1661年(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 。顺治帝驾崩于紫禁城养心殿 。两天后(正月初九) 。年仅8岁的三子玄烨在祖母孝庄太皇太后和四位辅政大臣的辅佐下即皇帝位 。以次年改元康熙 。因年龄尚幼 。故直到1665年(康熙四年)九月初八 。才举行皇帝大婚之礼 。所娶之人为四朝元老索尼孙女、时任内大臣的噶布喇之女赫舍里氏 。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康熙第一任皇后孝诚皇后 。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赫舍里氏在康熙心中 。是排除皇家与勋贵联姻之外确有真感情的 。而且赫舍里氏还是孝庄为皇孙开创的一次先例(放弃太宗、世祖两朝在科尔沁选后的传统) 。二人婚后恩爱非常 。令人羡慕 。就在被封后位第五年(1670)的十二月十三 。赫舍里氏为康熙诞下嫡长子承祜 。但令人惋惜的是 。这位被康熙寄予厚望“甚爱之”的皇子于1672年(康熙十一年)二月初五便去世了 。年仅3岁 。此事着实令赫舍里氏与康熙帝打击不小 。而在长子早夭之后的第二年 。赫舍里氏终于再度有喜 。本该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但就在1674年(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刚刚诞育下次子胤礽便因难产去世 。年仅21岁 。
清朝九子夺嫡的内幕是什么?

文章插图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朝服像
发妻的去世 。令康熙悲痛万分 。不仅给予其“仁孝”的至高谥号 。而且经过祖母博尔济吉特氏的允准 。于1675年(康熙十四年)嫡长子承祜诞辰之时 。正式在太和殿为年仅2岁的胤礽举行了建储大典 。胤礽因此成为了清朝第一位在皇帝生前就公开预立的皇太子(也是唯一的一位) 。
康熙之所以开此先例 。一方面确实有赫舍里氏的功劳 。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康熙对汉家传承千年的“立嫡立长”立储制度的尊崇 。胤礽在父亲的格外关爱下(亲自承担抚养重任) 。在诸位兄弟的羡慕下 。当了30余年的皇太子 。
恃宠而骄 。终造就三方矛盾加剧 。自废大好前程
1679年(康熙十八年) 。康熙命人将奉慈殿改为毓庆宫 。以此作为爱子胤礽的东宫;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六月初六 。康熙亲自为胤礽选择汤斌、耿介等名师辅佐;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 。康熙御驾亲征噶尔丹 。谕令太子监国 。桩桩件件 。都体现了对这位嫡子的格外看重 。与其说是预立 。在外人眼中实际跟正式储君并无差别 。
清朝九子夺嫡的内幕是什么?

文章插图
胤礽剧照
本来按照康熙心中所想 。自己对太子格外优宠 。胤礽势必会如古人望子成龙一般 。拥有一个璀璨的人生 。但可惜他忘记了一个道理 。物极必反 。对于父亲的宠爱 。胤礽起初还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文武兼备样样精通 。为父分忧表现出色 。但久而久之 。伴随父亲的溺爱与大臣们的阿谀奉承 。他开始恃宠而骄 。不仅对元老重臣嗤之以鼻 。而且对自己父亲也未尽到该有的孝道 。更有甚者不惜与他人密谋 。
【清朝九子夺嫡的内幕是什么?】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七月 。康熙在西征噶尔丹期间于古鲁富尔坚嘉浑噶山行宫患病 。胤礽前往探视却“面无忧色” 。令康熙十分不悦;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 。因太子府下人行径悖乱 。被内务府重惩 。但也因此令胤礽“眷爱渐失” 。皇帝与太子之间的矛盾开始衍生 。次年三月 。康熙帝第一次晋封诸成年皇子爵位 。除却太子胤礽与六子胤祚(早殇) 。共计两位郡王(胤禔、胤祉) 。四位多罗贝勒(胤禛、胤祺、胤祐、胤禩) 。不仅如此 。他还给予这些皇子参与政务且各辖下属的权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