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是苏轼晚年七律中的绝唱,如何赏析这首诗?


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 。苦雨终风也解晴 。
云散月明谁点缀 。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 。粗识轩辕奏乐声 。
九死南荒吾不恨 。兹游奇绝冠平生 。
此诗乃元符三年(1100)苏轼北渡琼州海峡时所作 。参横斗转 。夜近三更 。诗人仍然心潮起伏 。十分兴奋 。因为 。今夜渡海后 。谪居生涯已经结束 。如同久不止息的风雨 。此刻已经收敛放晴 。政敌横行犹如蔽月浮云 。终于消散 。自己一生清白 。正如这天容海色 。一片澄清 。点缀 。此处有遮蔽 。玷汚意 。典出《晋书谢重传》“月明夜净 。道子叹以为佳 。重率尔曰 。意谓不如微云点缀 。透子因戏重曰 。卿居心不净 。乃复强欲滓秽太清邪?\"
对这前四句 。清纪昀评曰:\"纯是比体 。如此措辞 。自无痕迹 。\"比体即是以景拟情 。情见象外 。诗人将丰富的情感贯穿其间 。因而显得景情相融无迹 。气韵雄浑生动 。自然天成 。而无堆垛滞涩之感 。
空余二句 。以典写意 。乘桴 。典出《论语公治长》\"子曰:道不行 。乘桴浮于海 。\"奏乐 。典出《庄子天运》“黄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 。意谓我既渡海北归 。就不必再生孔子乘桴浮海的感叹了 。大海涛声犹如黄帝奏乐 。令我粗知老庄忘得失 。齐荣辱的哲理 。
末二句是全诗抒情重心 。九死 。语出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政敌小人 。百般迫害 。致诗人\"九死南荒\" 。然而 。诗人对此非但不悔 。反而更视为平生最奇妙的游历 。如此怡然坦然 。无怨无怒 。恰与作者艰难坎坷的遭遇形成强烈的对照 。这种反差 。正显示出诗人超然旷达 。高尚磊落的人品修养 。
苏轼渡海后是他一生创作是最高峰 。这首七律说它是高峰中的高峰 。也是可以的 。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是苏轼晚年七律中的绝唱,如何赏析这首诗?

文章插图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是苏轼晚年七律中的绝唱,如何赏析这首诗?

文章插图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是苏轼晚年七律中的绝唱,如何赏析这首诗?

文章插图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是苏轼晚年七律中的绝唱,如何赏析这首诗?

文章插图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是苏轼晚年七律中的绝唱,如何赏析这首诗?

文章插图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是苏轼晚年七律中的绝唱,如何赏析这首诗?

文章插图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是苏轼晚年七律中的绝唱,如何赏析这首诗?】其他观点:
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 。苦雨终风也解晴 。
云散月明谁点缀 。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 。粗识轩辕奏乐声 。
九死南荒吾不恨 。兹游奇绝冠平生 。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是苏轼晚年七律中的绝唱,如何赏析这首诗?

文章插图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 。以“乌台诗案”为节点 。他生活中的每一个部分都堪称传奇 。以“乐观 。豁达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性格特点诠释了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
这首诗便是苏轼一贬再贬直到贬到最远的当时的琼州 。(今海南岛)并呆了四年之久 。当时的(海南岛)被称为“南荒”之地 。且民风彪悍 。
苏轼的到来 。开办学堂 。并打破长期以来没有人中科举的现实 。并亲自采药 。制药为当地百姓看病 。去除了当时人们生病就以祭祀的方式来祈求老天的保佑 。还带去了粮食种植技术 。提高粮食的产量等等 。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是苏轼晚年七律中的绝唱,如何赏析这首诗?

文章插图
时间一长 。苏轼也打算就长期在这里生活下去 。所以苏轼也在诗中写下了“九死南荒吾不恨 。兹游奇绝冠平生 。”
三年之后朝廷大赦 。苏轼接到圣旨返回京城 。这首诗便是在返回途中所作 。此时的苏轼已经六十四岁 。诗的前两句 。作者以景抒情 。以“苦雨终风”来形容自己被贬的处境 。天空中一轮明月挂在天上 。不需要任何的点缀 。所谓“清者自清”不需要任何的洗刷 。
“空余鲁叟乘桴意 。粗识轩辕奏乐声 。”苏轼本来打算学“乘桴”不再参与官场上的争斗 。孔子的那些思想对现在的苏轼来说是用不上了 。随着当时朝廷的人员的变动 。政治也相对来说平稳了许多 。也可以领会到黄帝的《咸池》乐曲温润的乐声了 。
九死南荒吾不恨 。兹游奇绝冠平生 。在“南荒”这片土地上虽然是九死一生 。但是我没有丝毫的后悔 。也算是一段从未有过的 。见过的体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