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个漏洞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 。按照明史记载 。丁丑这一天 。朱棣把方孝孺、齐泰、黄子澄三个人找来 。让方孝孺给他写登基诏书 。然后方孝孺不给他写 。齐泰黄子澄也是“大义凛然”…………问题就在这了 。朱棣登基是在己巳日 。然后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然后丁丑 。中间隔了7天 。
一个黄帝登基了七天没发布登基诏书 。七天之后突然想起来:哎呀 。我得发布一个登基诏书呀!让谁写呢?对了 。我的大对头肯定能夸我夸的最好 。来人呐 。去把我那几个大对头找来 。让他们给我写登基诏书………
这是正常人的脑子能想出来的事??
好了 。回到正题 。
接着说方孝孺被“诛十族”的事 。
实际上方孝孺的儿子都没被杀光……首先是明史记载的 。方孝孺死的时候有一个九岁的儿子 。叫方德宗 。被他的好朋友 。原刑部尚书魏泽收养 。(又得多说一句 。诛十族的说法里 。第十族是故友和学生 。这个魏泽是他的挚友 。按这个说法应该死了才对 。)
仍旧是明史记载 。万历年间 。万历皇帝下诏为方孝孺平反 。赐下祭田 。将方孝孺次子方中宪后人从松江府华亭县寻回 。居于浙江宁海至今 。这个在明清两代的海宁县志中都有非常明确的记载 。
民国鄞县志中记载 。方孝孺长子方中愈之后方九成 。自明万历年 。由慈溪迁至鄞县 。居于白岳乡方家 。
方孝孺的一个亲叔叔 。叫方克家 。他的儿子方孝复在“洪武二十五年”被流放广西庆选充军 。其子方琬得释为民 。
这么近的关系都没杀 。哪有什么诛十族啊………
还有一个被野史说诛九族的人是刺杀朱棣的景清 。据说被诛九族 。其实连他爹都没死…
其实中国古代 。对于刑法的设置并没有那么严酷 。诛九族这个说法多见于稗官野史 。正史上没有 。法律中也从来只有“株连九族”没有“诛九族” 。因为需要杀的人太多了 。除非是打天下的时候偷偷摸摸的去杀 。否则在和平时期 。太伤天和……
再者说了 。能犯“诛九族”的大罪的人 。哪个不是豪门世家…普通人能干这么大的事儿 。诛九族也值了……担心这个还不如想法做好工作多赚点钱呢…
其他观点:
按说无论在哪个朝代 。但凡君王下了诛九族的命令 。那犯事那个人的家族是很难逃脱了 。
很多人猜测 。直系亲属如父亲、儿子和祖父这一支肯定得认罪伏法 。远一点的关系像堂兄弟、堂兄弟的父兄们 。大约还有一线生机 。
文章插图
因为奉命去抓人的官差 。肯定是先抓主犯的直系家属 。再以直亲为圆心 。逐渐向外蔓延 。
那么得到消息的远房族亲 。就可以把握住这关键的时间差 。该收拾细软跑路就跑路 。该过继孩子给亲友就忙着联系过继 。说不定还会有一部分亲戚可以逃脱 。
可若是从诛九族的根源上来分析的话 。或许能侥幸逃脱的反而不是亲戚们 。而是主犯的亲血脉这一支 。
虽然在当下影视作品中 。人设是君王的仿佛都很暴戾 。一言不合就下令诛九族 。语气稀松平常的就跟拉下去打一顿板子一般轻松 。
文章插图
可在历史上 。一向有夷三族、诛五族、诛七族和诛九族等不同量级的刑法程度 。
能被下令诛九族的通常都是犯了谋逆罪 。那么做这件事的人 。就不可能是一拍脑袋就去做 。
事前事后肯定经营了许久 。不仅有联手一起密谋这件事的同伙 。还对于事败之后多少有了一定安排 。所以同伙出于帮助勇于慷慨赴死的人留下血脉 。一般都会把他的子女偷出来拜托给信任的人抚养 。
或是他自己也会事先安排把看重的子女提前交付给他人 。为何能偷出来的都是子女 。而不是犯事人的双亲呢?
原因一 。就是小孩子好隐藏 。外头人见过的也不多 。不像双亲 。逢年过节办个宴席 。四里八乡的人都知道这是他的亲人 。
原因二 。在于小孩子好托付 。顶多就是当作自己的孩子尽心教育就行了 。而若是把一双老父母交给好友 。人家也是有点难办的 。总不能也当成爹妈敬起来吧 。所以犯事人家中的直系成年亲属 。应该都无法逃脱 。如亲兄弟和叔伯这类的关系 。
文章插图
“信息”有时是获得一线生机的唯一要素 。而犯事人的远房亲戚就没有这个优势 。
推荐阅读
- 吴王夫差为何不杀了勾践为父报仇?
- 伍子胥为父兄报仇,掘墓鞭尸,你觉得对吗?
-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如何看待伍子胥引吴灭楚的叛国行为?
- 伍子胥引吴入楚,从受害者变加害者,你怎么评价他?
- 伍子胥报父兄仇而背叛楚国,投奔吴国出谋划策使吴同成为霸主,如何给伍子胥的历史定位?
- 越王勾践为何能在后期,以区区一些人马,就灭了吴国,“三千越甲可吞吴”有何玄机?
- 伍子胥真的鞭尸了吗?为什么?
-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四大节日之一,是为了纪念伍子胥、屈原、曹娥还有谁?
- 伍子胥真的把眼睛挂在了城门楼上看着吴国灭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