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十二岁之前各年龄段宝宝恐惧心理

孩子的恐惧心理是一种正常的应对外界事物的心理反应,但是每个孩子 , 根据年龄段不同,又会有不同的表征 。
儿童存在的害怕或恐惧,一般情况都较轻微,并有年龄特点,也是暂的 。有些恐惧 , 会随着儿童正常发育过程消失 。不同年龄的儿童会有不同害怕的对象,某个年龄段存在的恐惧特定内容以及恐惧强度,取决于每个儿童的学习和体验的历程
1-6个月
婴儿在早期 , 听觉是较为敏感的 。因此,较大的噪音会使婴儿产生恐惧 。但偶尔的一两次刺激,不至于对他们产生不良影响 。在婴儿哭泣时 , 给予足够的安抚就可以了 。避免连续让婴儿接受令他们恐惧的噪音继续强化 。
6-9个月
在婴儿期,对于新奇刺激,特别是陌生人,产生的反应取决于多种情境因素 。比如,婴儿所熟悉的人在场还是不在场,与所熟悉的人接近程度,所在的环境是否熟悉,以往与陌生人接触的经历,有哪些可供选择的反应方式(婴儿能否爬到妈妈或的人那儿去)及婴儿个性特征,陌生人的特征,陌生人接近婴儿的方式等等 。
婴儿对陌生人普遍有恐惧感,但在不同情况下表现却不同 。在某个环境,婴儿见到陌生人会哭泣或回避,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却可能对陌生人产生兴趣 , 并做出愿意接触的姿态 。因此,在这一时期,父母要对婴儿与陌生人的接触保持警觉 , 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比较安全的环境 。在婴儿出现不安情绪时,父母应该及时进行安慰 。
同一时期,婴儿还会对高度产生恐惧 。因为婴儿在这时已经对高度产生感知 。到了九个月,身体发育已经使他们能够翻身和爬行了,但这些运动能力的掌握,不足以使他们应付对高度产生的恐惧,对高度的恐惧几乎是天生的 。不过,随着婴儿年龄地增长,身体控制能力的增强,这种恐惧会慢慢消失 。
12-24个月
儿童与看护者分离所产生的焦虑 , 高峰出现在18-24个月时,而且是极为普遍的反应 。儿童对分离产生的反应,取决于许多因素 , 包括年龄、过去的分离经验,对环境所具有的控制能力,认知水平,性格特点 , 母亲与孩子关系的好坏以及在分离时母亲的行为 。当儿童进入学龄前期时,与监护人的分离还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如熟悉的人是否在?。?环境是否熟悉,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如何等 。通常 , 和母亲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的孩子,在母亲离开时分离性焦虑要明显轻得多 。他们知道母亲会回来,在母亲离开期间会呆在比较适宜的环境中 。
由此可见,母子之间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极为重要 。同时,还应注意母子分离要逐步进行 。比如,一开始先短时间分离,然后再逐渐拉长时间 。需要提醒的是,看护者一定要在向孩子保证的时间内回来 , 让孩子心理有底 。
2岁以后
在进入第二年后,儿童的恐惧变得更为个人化 。对于较为具体的刺激产生的恐惧反应,让位于对想像出来的东西的恐惧以及对求知情况产生的预想性恐惧,比如独处、黑暗、死亡、绑架者及抢劫者等 。一般来说,这些恐惧在四岁时达到高峰,并且在四到六岁这一年龄段维持高峰 , 此后高峰开始下降 。
【揭秘十二岁之前各年龄段宝宝恐惧心理】6-12岁
在6-12岁期间,恐惧大多与学校,身体损伤和自然灾害有关 。更为抽象的社会焦虑和对成绩的焦虑出现,对于损伤,自然时间 和社交产生的恐惧可以维持一生 。在这个时期 , 孩子开始认识到死亡 。有时他们的手出血了,就跑去告诉妈妈:“我的手出血了 。”很可能孩子说这些话的潜台词是“我会死吗?”妈妈对这种出血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保证,会成为孩子的定心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