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读后感精选15篇( 二 )


孝经读后感(三):
这个暑假里,我去了华夏传统文化学校 。在每一天都要上的经典导读课上,我们都要大声地朗读《孝经》 。所以,我对《孝经》有很多的感触 。
《孝经》,是古代的圣人孔子的学生曾子所著,它是儒家经典著作中专门谈“孝”的一部著作 。《孝经》一共有十八章 。《开宗明义章第一》、《天子章第二》、《诸侯章第三》等等 。每一章都是经典 。像《开宗明义章第一》中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短短33个字就总结了孝之始,孝之终 。
《孝经》的前七章分别写明了七种人应当尽的孝道,如天子、诸侯、卿、大夫、平民百姓、庶人……后十一章写明了孝的具体表现形式、教化作用以及不孝所引起的严重后果 , 即“五行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与不孝 。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 。此大乱之道也 。”《孝经》,短短十八章,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孝道上至诸侯、天子,下到黎民百姓无一不是要遵守孝道的 。《孝经》 , 它不仅仅能教我们学会孝,还有教我们要效法天地,自然和万物!
没错,正如教师上课所言,《孝经》就是亘古不变的阴阳之道!它能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 , 因为,孝就是人的道德的根本 。百善孝为先,《孝经》教会了我怎样孝敬父母 , 教会了我做善人的第一步——孝 。如果一个人没有了孝道他就不能算是一个人!父母生我们已是大恩大德,我们已经永生难报了,只能在有生之年好好孝敬他们 。我把我平时的行为总结了一下 , 发现有许多不足,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多多改善自我的行为 , 以尽孝道 。
我期望大家多多去背背《孝经》,他能教会你很多很多做人的道理……
孝经读后感(四):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 人之行也 。
《孝经》乃孔子与曾子的问答之词,百善孝为先,《孝经》的通篇理论便是孝道,可是这个“孝”并不只是对父母的奉养 , 而有更深刻的含义 。
在《孝经》中,孔子认为,对国家 , 对社会做出贡献的,能光宗耀祖的,才是大孝在书中,孔子描述了不一样等级的人应当向父母履行的各种不一样的孝道,表现出了明显的等级观念,然而,孔子说的孝并不是对父母的一味顺从,而是当父母行为不正时,勇于提出,这与之后封建社会的愚孝是不一样的 。
《孝经》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对中国的政治、历史、文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在《孝经》中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比有先也,言有兄也 。”这句话的大意就是天子不但不以自我为尊,还要尊其父 , 不但不以自我为先还要先其兄 。对待兄弟们都以理对待 。这也就是孔子的理论不一样于其他的地方吧 。《孝经》提出要借用国家法律的权威,维护其宗法等级关系和道德秩序,它还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 , “身体发肤 , 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 , 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 , 是孝之终 。它把维护宗法等级关系与为君主服务联系起来,主张“孝”要“始于事亲,中于事君,最终立身” , 并按照父亲的生老病死等生命过程,提出“孝”的具体要求:“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
学校为我们推荐《孝经》这本书 , 就是想让我们对自我的父母多一些理解,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时候才后悔 。其实,父母比想象中要更加爱你,只是方式会有些特殊,我们都要理解父母 , 记住一个字—孝!
孝经读后感(五):
来自全球的泰美家人们,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金华的乐乐妈查孝华,很高兴在这完美的清晨与家人们相约在易育文化栏目 。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易育文化栏目的分享,在此,感恩朱文静教师给我这次分享的机会,让我在那里与家人们一齐学习、交流、成长 。今日 , 我分享的主题是《我读《孝经》有感》 。
大家明白,育心经典的学习体系是“一根六经八典九要十四蒙” 。其中一根,就是指《易经》 , 易根 。六经,就是指《诗经》、《孝经》、《道德经》、《黄帝内经》、《金刚经》、《兵经》 , 也就是《孙子兵法》 。
加入育心后,慢慢地,我们一般都会在指导师的带领下开启挑战《易经》100的计划 。那时候的我,也不例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