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昆仑”——之章次公( 二 )


可以说 , 他对温热病维护心力的学术见解独树一帜,对温病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
辨析入微识“心衰”
章次公对温热病将要出现心衰的某些体征,独具慧眼,辨析入微 。尤其在脉诊、神识表现和胸痞的阐发上甚为精辟 。
他认为 , 审察是否心衰,舌诊尚不足凭,辨证之要在于望神色和察脉象 。若神气萧索 , 脉来糊数,或脉沉细而不鼓指,或两脉有歇止 , 或脉微欲绝等 , 都表示患者正气不支,必须着力扶正强心,保护阳气以固阴液;若犹豫不决,势必两败俱伤;若投清温开泄,则病人性命不保 。
温热病出现心阳虚的神识症状,因邪热缠绵,虚实夹杂,很难区分,而章次公尤善辨析识别:“热虽不高,而合目有迷蒙状”,“与人问答,有意识者半,不知所云者半,合目则谵语频作”,“终日谵语不休,神烦不宁”,“面色苍然,神气萧索”,“精神萎靡” , “神志时明时昧”,对温热病的神识辨析何等细致入微 。
另外,温病见胸痞证者有虚实两端 。章次公说:“湿温症之闷大别有二:热度高时 , 心脏不强之闷,其脉多虚弱;热不高亦闷者,营养缺乏居多,仲景称为虚痞 。”寥寥数语,道中了辨析胸闷之机的真谛 。
附子配生地救湿温便血
针对热病容易伤阴的特点 , 章次公常以甘寒(如生地、麦冬)、甘温(如黄芪、党参)并用 。出现心衰时,章次公果断采用温阳强心等措施,甚则加附子保护心力 。附子因能起沉疴、拯垂危而为历代医家所推崇 。古代医家中最善用附子者当推张仲景 。章次公为了解附子的药性,不顾生附子的毒性,亲自品尝 , 成为使用附子的高手 。
一位李姓患者,发高烧,脸烧得通红,大便颜色鲜红,整天神志不清,说胡话,生命垂危 。章次公诊断,这是湿温最严重的合并症:肠出血 。
一诊用黄柏、银花炭、马齿苋、滑石等清热整肠 , 所幸的是清肠见效,患者不再便血;但高热不退,神烦不宁,时见神志不清,面容黄晦,脉搏细数 , 表示患者正气衰竭,病势凶险 。此时再用苦寒香开之药,已经没什么效果了,必须着力扶正强心,保护阳气,顾护阴液 。
于是章次公下了一着险棋:开出“全真一气汤”,毅然舍病救人,作万一之想 。全真一气汤是《冯氏锦囊秘录》方,由熟地、麦冬、白术、牛膝、制附子、人参六味组成,作用是扶正滋阴,摄纳元气 。
他略作加减,改熟地为鲜生地 。因为此时患者津液干涸,心脏衰弱,若单用附子强心,则其津液更加干涸;若专滋津液 , 又对心脏衰弱没有治疗效果 。附子与生地同用,双管齐下,心脏既得维持,津液亦不至于干涸,实为两全之策 。
四诊之后,患者热度退下来了,神志也逐渐清醒 。至六诊时体温恢复正常 。七诊后基本康复了 。
“全真一气汤”是参附汤、生脉散加味,温阳而无升浮之弊,育阴兼有化气之功 。治疗湿温重证,只要有心衰迹象 , 章次公多用“全真一气汤”化裁,高热亦在所不忌,也确能收到热渐退、心脏功能渐复的疗效;若兼有神志昏迷,胡话不已,则加用胆南星、川贝母、远志、菖蒲之类,甚则加用紫雪丹,挽救了很多生命垂危的患者 。
紫雪丹由石膏、寒水石、滑石、犀角(现已代用)等组成 , 附子与之同用,可谓是附子与清热药配伍的极致了 。治这等危重病候,敢如此用药,足见章次公的胆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