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失眠怎么改善 老人失眠的调治


老人失眠怎么改善 老人失眠的调治

文章插图
笔者曾治疗一位顽固性失眠的老人 , 年龄65岁,男性 , 每晚入睡艰难,靠服安眠药勉强入睡,一般安定类药物不起作用,全靠三唑仑和思诺思,又怕长期服用安眠药成瘾 , 整天忧心忡忡 。他夜间浅睡多梦,白天昏昏沉沉,精神萎靡,心烦意乱 。体质很差 , 吃了人参、虫草等补品,症状反而加重 。就诊时病人脉象弦紧,舌尖红,苔白腻,面色萎黄,头发苍白,精神不振 , 证属肝郁化火、阴虚火旺、气滞湿阻、心神不宁 。为此治以舒肝解郁、滋阴降火、清心化湿,方用天王补心丹合知柏地黄丸加减30克、夜交藤30克、石菖蒲15克、远志10克、酸枣仁15克、朱茯神15克、生地15克、广郁金15克、焦山楂15克、莱菔子15克、生甘草10克、淡竹叶10克、陈皮15克、炒白术15克,7剂 。特别交待立即停服人参等补品,多吃白萝卜 。一周后复诊时睡眠明显好转,心情愉快 。在此基础上原方加减再服2周,睡眠恢复正常 , 健康状况好转 。
中老年人的失眠与体质情况、生理特点、情绪变化、生活节奏改变、疾病干扰等多种因素有关,单靠安眠药常无济于事,必须给予个体化的、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疗 。
失眠的主要特点是入睡难、容易醒、睡眠时间少或醒后精神不佳 。临床上常借助睡眠图对失眠作出客观的评价30分钟为入睡难 , 睡眠中觉醒时间超过30分钟为容易醒 , 实际睡眠时间每晚少于6小时为睡眠少 。由于睡眠时间的个体差异很大,所以诊断失眠不能只看睡眠时间,还要看睡眠质量 。
睡眠时间的需求和睡眠形式的改变有年龄差异 。一般来说,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对睡眠的需求逐渐减少 。新生儿每天睡20小时以上,婴幼儿1~3岁每天睡15小时 , 6~7岁每天睡12小时,青少年睡9~10小时,成人则每天睡8小时左右 。到了老年,每天睡眠时间常减少到5~6小时 。当然,睡眠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 。人到老年,睡眠的形式也发生变化 。青壮年喜欢晚睡晚起,而老年人喜欢早睡早起,醒得很早,有的清晨四五点钟醒来,再也睡不着了 。许多人对这一特点不理解,上了年纪后因睡眠时间的减少和早醒而烦恼,精神负担重,无形的心理压力加重了失眠 。其实,睡眠与脑的功能和体力活动的消耗也有密切关系 。
老年人在生理上有以下特点:1.内分泌变化引起的大脑生物钟变化,深睡眠减少 , 周期中清醒次数增加 。2.动脉硬化引起心脑供血减少 。3.消化吸收功能减退,营养供应相对不足 。4.慢性疾病干扰睡眠 。5.心情抑郁,尤其是老年孤独者 。
失眠并不是?。?而是多因素引起的综合征 。这些因素包括情感障碍、躯体障碍、药物影响等 。有时难以入睡是因为脑和身体尚未疲乏 。老年人失眠常与神经衰弱、焦虑、内分泌变化、脑动脉硬化、高血压和慢性胃病等因素有关 。
【老人失眠怎么改善 老人失眠的调治】针对上述特点,对老年失眠的治疗应以舒肝解郁、活血养血、健脾宁心为主 , 常用方剂有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柏子养心丸、归脾汤、知柏地黄丸等,随证加减 。常用中药有生龙骨、生牡蛎、广郁金、炒柴胡、炒白芍、石菖蒲、远志、酸枣仁、合欢皮、莲子心、朱茯神、丹参、当归、川芎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