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之本 求病之由
“必伏其所主 , 而先其所因”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 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其为《黄帝内经》治病求本思想精华所在 。任何疾病的产生 , 必有其根本的原因、病机变化 , 也有其关键所在 , 如能紧紧抓住致病根本,遵循“谨守病机 , 各司其属” , 则能达到《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言:“疾虽久,犹可毕也 。言不可治者 , 未得其术也 。”
临证所见疾病证候表现复杂多变,主次真伪表现多端,怎样才能在纷杂多变的症候中抓住根本 , 求得其致病之因及治病要领?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说:“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
“逆”即是致病之本,亦是致病之因,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求本论》提出:“起病之因,便是病本 。”并理解《内经》“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为“必伏所主者,制病之本,先其所因者,求病之由也 。”
周慎斋则以标本论证治病应求其所以然,在《周慎斋医学全书》指出“病有标本,多有本病不现而标病见者,有标本相反不相符者,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 。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 , 则本可识矣 。”
明末医家王应震更是强调临证时应注意:“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无汗不发汗 , 有热莫攻热,喘生勿耗气,精遗勿涩泄 , 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行医不知气,治法从何据,堪笑道中人 , 未到知音处 。”
当今疾病谱在不断变化,今人古人体质也不同,还有治病时医者往往受中西两种思维的交错影响,因而,临床疗效很难到达《难经·十三难》所言:“上工者十全九” 。
这恐怕与临证时四诊不全、标本不清、以西套中,没有抓住致病之本,亦即致病之因有关 。因此,临证时应遵循《内经》“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治病求本思想,不为表象所迷惑,仔细推究考证病源,求得其致病本(因) 。
如此,临证才能“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 ……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 。”笔者以此理论为指导,临证所治颇有心得,现列典型案例与读者共享 。
病案
王某,女,63岁,退休职工,2013年8月13日初诊 。
主诉:失眠、乏力2月 。2月前患者因家庭矛盾导致失眠 , 开始尚能睡1~2小时,近1月整夜失眠,白天亦不瞌睡,伴乏力、精神萎靡 , 不时烦躁,饮食尚可 , 小便正常,大便偏稀,日常生活严重紊乱 。
既往身体尚可,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曾在多家医院诊治,给予多种安眠药对症处理,虽有效果,但患者认为会产生依赖,因而自行停药 , 并求助于中医 。众医均以“酸枣仁汤”或“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等加减,但均无片刻疗效 。
刻诊:面色偏白,精神不振,少气懒言,整夜失眠,不时烦躁,自诉夜间脊背部有凉风感 , 下肢发凉,饮食可,小便正常,大便偏稀 。舌淡、苔薄白舌下脉络瘀血,脉弦细而沉 。
病属“失眠”、“不寐”,证属:阳气不足、不能入阴,阴阳失调,神气不安 。
处方:制附片10克(先煎),细辛6克,炒白术15克 , 清半夏15克 , 茯神15克,川芎20克 , 牛膝20克,焦栀子15克,白芷15克,石菖蒲15克,丹参20克,威灵仙15克,蔓荆子20克,荆芥20克,豆豉10克,首乌藤30克,炙甘草6克,大枣6克 。
推荐阅读
- 罗汉果炖雪梨的功效及做法
- 高压电触电死亡责任 被高压电触伤的应该找谁索赔
- 故意伤害罪重伤赔偿金由谁支付 故意伤害罪重伤如何赔偿
- 位列三公之中的三公指的什么 位列三公之中的三公介绍
- 瑰宝的意思是什么 瑰宝的意思
- 熬夜族 吃对宵夜更健康
- 合同未约定违约金如何赔偿?,合同法未约定违约金违约赔偿标准
- 拿着刀私闯民宅,砸坏东西怎么赔偿
- 偷采白莲回的诗前一句是什么 偷采白莲回原文及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