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啤酒股“浮华背后”:高端化+提价为何难奏凯歌?

投稿|啤酒股“浮华背后”:高端化+提价为何难奏凯歌?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智通财经
“丰收”的财报没能令啤酒板块的“喝酒”行情再现 。
2022年3月以来 , 港股和A股啤酒板块行情持续低迷 。其中华润啤酒(00291)股价自3月以来跌幅将近30%;青岛啤酒股份(00168)和百威亚太(01876)跌幅将近20% 。A股方面 , 重庆啤酒(600132.SH)、燕京啤酒(000729.SZ)等公司股价出现不同程度下跌 。
据智通财经APP观察 , 啤酒股的股价走势与行业2021年度业绩表现大相径庭 。国产“双龙头”华润啤酒和青岛啤酒的营收均在2021年恢复正增长 , 其中华润啤酒在2021年实现净利润45.9亿元(人民币 , 下同) , 同比增长119.05%;青岛啤酒实现净利润31.55亿元 , 同比增长43.34% 。重庆啤酒和珠江啤酒(002461.SZ)2021年业绩也延续不同程度增长 。
作为高端啤酒代表 , 百威亚太2021年实现营收67.88亿美元 , 同比增长21.47% , 净利润9.81亿美元 , 同比增长82.68% 。
投稿|啤酒股“浮华背后”:高端化+提价为何难奏凯歌?
文章图片

成本上涨压力犹存据智通财经APP了解 , 良好的业绩增长未能推动酒企股价在财报季继续上行 , 主要原因之一是高成本导致的盈利困境尚未完全消除 。
以青岛啤酒为例 , 公司在2021第四季度的营收为33.95亿元 , 同比增幅仅为1.7%;归母净利润为亏损4.55亿元 , 扣非净利润亏损金额达到10.09亿元 , 同比下滑约17% 。第四季度出现亏损 , 主要由疫情影响以及销售淡季使得固定成本摊销所致 。
此外 , 青岛啤酒2021第四季度的销售毛利率为-18.01%同比下滑了46个百分点 , 公司称 , 毛利率下滑为会计准则调整及原材料上涨所致 。
事实上 , 以原材料上涨导致的成本压力已在整个啤酒市场蔓延 。例如 , 华润啤酒2021年下半年的销售毛利率为34.67% , 较2020年下半年36.03%的销售毛利率下滑1.36个百分点 。重庆啤酒2021年第四季度毛利率下滑至37.92% , 低于全年50.94%的销售毛利率表现 , 也大幅低于2021年第三季度55.06%的销售毛利率 。
浦银国际近期发布的重庆啤酒研报显示 , 公司管理层预测2022年原材料成本(包括酿酒材料与包材)同比上升10%左右 。这意味着 , 成本上涨压力未来还将一定程度影响啤酒企业盈利能力 。
高端化+提价 , 应对成本压力“两板斧”需要注意的是 , 为应对成本上涨压力 , 啤酒企业祭出了“两板斧” 。一是加快产品高端布局 , 二是对产品进行提价 。
从消费端来看 , 中国啤酒高端化趋势已经形成 。根据Euromonitor数据显示 , 2015-2020年 , 中国高端啤酒消费量占比由2015年7.1%提高到2020年的11% , 远低于海外成熟市场美国的42.1%;高端啤酒市场规模占比从2015年的24.6%提升至2020年的35% 。不考虑2020年疫情的影响 , 高端啤酒在2015-2019年销量实现CAGR约10% , 市场规模实现CAGR约13.5% 。
德邦研究所预测 , 以2019年数据为基数 , 预计2020-2024年高端啤酒市场规模GAGR约9.5% , 2024年将达2,800亿元 , 市场占比将提高到40%左右;预计2024年高端啤酒消费量将突破500万千升 , 占比将提高到13.9% , 这将带动行业整体吨位价的上涨 。
在此背景下 , 啤酒企业高端化成果显著 。以青岛啤酒为例 , 公司在2021年实现啤酒销售793万千升 , 同比增长1.38% , 其中 , 青岛啤酒高档以上产品实现销量52万千升 , 同比增长14.2% 。
产品提价方面 , 为应对麦芽、包材等原材料成本上涨压力 , 青岛啤酒已对部分销售区域进行相应调价策略 , 并将在啤酒消费旺季前进行实现市场传导 。
高端化+提价策略之下 , 2021年青岛啤酒所有产品销售均价提升到0.37万元/千升 , 同比增长6% , 其中青岛啤酒主品牌价格达到0.46万元/千升 , 同比提升2% , 崂山品牌受益于提价和品牌升级 , 销售均价达到0.27万元/千升 , 同比增长4% 。
华润啤酒作为产品结构升级和产品提价的另一个受益者 , 2021年销售表现良好 。公司期内实现啤酒销量1,106万千升 , 同比下降0.4% 。其中 , 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达到186.6万千升 , 同比增长27.8% , 占总销量比重达到16.9% , 同比提升3.7个百分点 。公司产品销售均价达到3,020元/千升 , 同比增长6.6% 。
据东方证券研报 , 2022年受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 , 华润啤酒预计加速推进高端化 , 并对部分产品直接提价 , 预期毛利率仍有望提升 。公司多款新品将上市 , 包括雪花全麦纯生、喜力无醇啤酒、黑狮果啤等 , 继续加码次高档及以上产品 , 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
在智通财经APP看来 , 青岛啤酒中长期在高端市场具备先发优势 , 一条主线是为青岛主品牌对崂山等品牌的置换升级 , 另一方面青岛啤酒聚焦纯生、白啤等高端大单品 , 随着公司推进“青岛啤酒主品牌+崂山啤酒第二品牌”的品牌战略 , 公司高端啤酒销售有望持续放量 , 从而将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改善 。
华润啤酒作为国内啤酒高端化的先行者 , 也在采取多重措施提升高端化水平 。一方面通过自主研制高端新品 , 弥补价格带空缺;一方面通过收购国际品牌喜力 , 获得旗下产品 。2019年后 , 华润啤酒确定了“4+4”产品组合的策略 , 通过四大本土品牌(SuperX、马尔斯绿、匠心营造、脸谱)和四大国际品牌(喜力、苏尔等)的共同发力 , 打造华润啤酒的高端化发展之路 。
市场争夺或愈发激烈从青岛啤酒和华润啤酒2021年总体销售数据看 , 龙头企业的业绩增长已不依赖销量增长 , 但并不意味着市场争夺不再重要 。事实上 , 部分酒企并没有因为掌握了提价的“财富密码”而放弃“开疆拓土”的决心 。其中 , 重庆啤酒和百威亚太为典型代表 。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 , 重庆啤酒旗下嘉士伯中国 , 在新疆、宁夏、重庆、云南等省份拥有非常坚实的基本盘和市场控制力 。2017年起 , 嘉士伯中国以西部为根基 , 推进“大城市战略”向东部地区进发 。通过高端品牌开拓非核心销售区域的大城市市场 , 再逐步渗透大城市的周边地区 , 以抢占市场份额 。2021年 , 重庆啤酒实现销量278.9 万吨 , 同比增长15.1% , 吨价达到4601元 , 同比提升5% 。2022年 , 重庆啤酒“大城市战略”将拓展至76个城市 , 进一步借力乌苏网红效应 , 开拓东部市场 。
再看百威亚太 , 公司在2021年实现销量878.78万千升 , 同比增长8.3% 。其增长主要来自亚太地区西部(主要为中国和印度) 。期内 , 公司在亚太地区西部的收入增加18.5% , 销量增加9.7% , 
2022年 , 百威亚太计划继续扩大中国业务的地理覆盖范围 。公司计划进一步将超高端品牌及高端品牌分别扩展至超过45个及超过70个拓张城市 , 以使国内业务更多元化 。在加速数字化转型方面 , 在两个试点城市取得成功后 , 计划于2022年上半年将BEES(B2B平台)推展至10个城市 , 并于今年年底前推展至60个城市 。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 , 在行业竞争格局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 酒企仍在进行市场争夺 , 主要原因是行业产能和消费量趋于稳定的情况下 , 企业需要横向扩张来提高销量 。此外 , 随着头部酒企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 行业市场份额持续向头部酒企集中 , 为头部酒企提供了扩张动力 。
据中国国际啤酒网数据 , 2020年1-12月 , 中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累计产量3411.11万千升 , 同比下降7.04% 。但同期中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累计产量3562.4万千升 , 同比增长5.6% 。
另一方面 , 在成本压力提升的情况下 , 酒企通过扩大销量降低边际成本的意愿更加凸显 。
【投稿|啤酒股“浮华背后”:高端化+提价为何难奏凯歌?】在智通财经APP看来 , 当下啤酒行业虽受成本压力扰动 , 但总体消费趋于稳定 , 头部酒企依然可以实现销售量增长 。在高端化趋势下 , 酒企盈利能力亦有质的升级 。以高端化驱动的结构升级值得期待 。啤酒高端化历程中 , 酒企的鏖战亦会精彩纷呈 , 望啤酒江湖 , 胜负或还未有定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