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这批外资大牌,败了,撤了!

投稿|这批外资大牌,败了,撤了!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华商韬略 , 作者|刘柏铖
80年代初 , 男青年谈婚论嫁 , 自行车、缝纫机、石英表的“三大件”最好齐全 。几年之后 , 三大件变成了电视机、洗衣机和电冰箱 。
在“新三大件”里 , 最顶流的当属洋品牌 。东芝、三星的电视机 , 三洋、日立的电冰箱 , 西门子、松下的洗衣机……
【投稿|这批外资大牌,败了,撤了!】但在不知不觉中 , 这些著名外国品牌 , 却不再是消费者的优选 。
从风光无限 , 到成为回忆 , 外资家电品牌 , 何以败走中国三大件舞台?
01外资品牌的进驻 , 曾经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重要标志 。
1978年10月28日 , 日本茨木市 , 虽然下着细雨 , 但83岁高龄的松下幸之助却早早带领数百名工人 , 等候在工厂大门外 。
随着几辆黑色轿车缓缓停下 , 邓小平的身影终于出现 。
随后 , 在松下幸之助等人的引导下 , 邓小平走进了松下公司的茨木工厂参观 。
在工厂展厅中 , 邓小平见到了当时松下最先进的双画面电视机、高速传真机、汉字编排装置、录像机、微波炉等产品 。当冒着热气的烧麦从微波炉里端出时 , 邓小平竟然出乎意料地拿起 , 边吃边说“味道不错 。”
多年后 , 松下幸之助对这一幕仍记忆犹新:“中国领导人对实现现代化的热情 , 谦虚而求实的态度 , 处理问题的灵活性令人感动 。”
参观后 , 邓小平对松下幸之助说:“松下老先生 , 你能否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帮点忙?”深受感动的松下幸之助当即允诺:“愿意倾我所有 , 全力以赴相助 。”
投稿|这批外资大牌,败了,撤了!
文章图片
邓小平在工厂纪念册上题词“中日友好 , 前程似锦”
次年6月 , 松下幸之助首次受邀访华 , 成为首位访问新中国的知名国际企业家 。在谈到电子工业的发展时 , 松下幸之助备受触动 , 提出一个宏大的计划:由松下公司牵头 , 联合日本电机、电子企业 , 共同助力中国的工业改革 。
回国后的松下幸之助积极约见日本电子工业巨头、频繁接受媒体采访 , 不断介绍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 。然而 , 由于中日建交不久 , 日本电子工商界对当时的中国缺乏了解 , 加上企业间竞争激烈难以协调 , 松下幸之助的呼吁并未得到广泛响应 。
投稿|这批外资大牌,败了,撤了!
文章图片
邓小平会见首次来华访问的松下幸之助
1980年 , 松下幸之助再度访华 , 当面向邓小平致歉 , 同时提出:松下公司愿单独同中国开展合作 , 设立样板式合资企业以作表率 。这成为了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的源头 。
两年后 , 松下幸之助病重卧床 , 他坚持叫来下属 , 询问起北京工厂的建设情况 。当看到即将完工的工厂照片时 , 已极虚弱的松下先生 , 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
1989年4月27日 , 松下幸之助去世 。三个月后 , 北京的工厂正式建成投产 , 松下幸之助没能亲眼见证这家心心念念的工厂 , 幸而该工厂最终不负众望 , 在松下与中国的历史上 , 都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
这家工厂就是当时最大的中日合资企业——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 , 1989年正式投产后 , 不到一年时间就实现盈利 , 轰动整个业界 , 各国企业因此纷纷来华投资建厂 。
成功的另一面 , 是中国人对外国家电品牌的热爱由此开始 。优异的工艺、严格的品控、产品外观上的出色设计 , 使松下的彩电一上市 , 就收获了不菲的成绩 。巅峰时期的松下 , 一度曾占据近20%的中国彩电市场份额 。
受到松下的鼓舞 , 索尼、东芝、三洋纷纷跟进中国市场 。紧接着 , 韩国的三星、LG等家电企业也相继进入中国 。
随着外商投资管理条例的实施 , 外资家电品牌纷纷加大在华投资的力度 , 它们的中国区业务 , 一度都是集团下增长最快、盈利最多的部门 。
彼时的中国家电行业 , 本土企业刚刚起步 。从这个意义上说 , 称外资品牌完成了对中国消费者的教育启蒙 , 并不为过 。
因此 , 完成启蒙的外资家电品牌 , 自然会成为消费者的钟情之选 。在整个上世纪九十年代 , 外资家电品牌在中国市场上 , 度过了黄金般的十年 。
但这并不意味着好日子会一直过下去 , 一群志在挑战的对手 , 正在外国品牌看不到的地方 , 暗自咬牙 。
021996年3月26日 , 在成都商场的柜台前 , 一个中年人身披红绸带 , 在人群中大声吆喝 , 叫卖电视机 。
这个人 , 正是四川长虹的掌门人倪润峰 。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 长虹、TCL及康佳等一批本土家电企业 , 其实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制造能力 , 但是 , 由于核心技术的缺乏及品牌力不足 , 在与国际品牌的竞争中始终处于下风 , 而此时的彩电市场 , 又因为走私风潮的影响 , 正处于动荡中 。
根据国家商业部门的统计 , 1995年通过外贸正常渠道进来的洋彩电只有54.9万台 , 可是 , 市场上实际的销售量为500万台 。
当年秋季 , 政府宣布将在1996年4月1日把彩电的进口关税从35.9%降低到23% 。跨国公司因此兴奋不已 , 日本松下因此放下狠话 , “不惜30亿美元也要占据中国彩电市场的绝对份额” , 并定下“打败一个企业 , 挤占一个行业”的目标 。
外资家电企业当然有这样的信心 , 毕竟就连长虹公司的第一条彩色电视流水成产线都是从松下引进的 , 而外资家电企业们则掌握着大量核心技术 。
在政策预期和现实背景下 , 国产彩电销售持续低迷 。作为国产彩电的老大 , 长虹的库存彩电已经高达100万台 , 总值超过20亿元 , 到了“每个月建仓库都来不及堆放的地步” 。
这让倪润峰感到寝食难安 , 几经思考 , 他想到了一个战术:降价 , 用价格优势 , 去拼掉对手的品牌优势 。
当时 , 长虹与国际品牌的价格差并不太大 , 一台29英寸的进口彩电价格为1万元左右 , 长虹为8000多元 , 25英寸的进口彩电价格为6000多元 , 长虹为5000多元 。倪润峰认为 , 要“拼掉”对手的品牌优势 , 国产彩电起码应该便宜30% , “这是一条决战线” 。
但长虹当时的毛利率 , 大概是25% , 一旦降价30%便无利可图 。但倪润峰显然决心已定 , 他一方面严令公司内部靠管理挖潜 , 另一方面巧妙地进行了降价组合 , 降价幅度最大的那些彩电都是占库最多、多年滞销的产品 。
一场惊魂动魄的价格之战 , 就此打响了 。
在长虹彩电的宣传册上 , 印着这样一句话:“凡是国外产品有的功能 , 我们都有;凡是国外产品具备的品种 , 我们都具备;凡是国外产品提供的服务 , 我们都提供;但是在同等功能和同等质量下 , 我们的价格比国外低30%” 。
三个月后 , 康佳彩电跟进降价 , 加入战团 , TCL随后推出“拥抱春天”大让利活动 , 熊猫等企业也纷纷推出降价活动 。这场价格大战波及全国61个大中城市的150家大型商场 , 让利幅度高达18%-30% 。
经此一役 , 到1996年年底 , 中国的彩电行业发生了一场大洗牌 , 国内六十多家电视企业从此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但本土品牌却上升到市场份额的71.1% , 外资家电企业在中国彩电市场上 , 遭到了第一次重创 。
然而仅仅是价格战 , 并不能真正替代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位置 , 比如 , 高端家电业务依然掌握在外资家电企业的手中 。价格战能帮助本土家电企业赢得市场份额 , 却很难赢得高品质名声 。
因此 , 以外资品牌为师 , 仍然是本土家电竞争的唯一出路 。
正如长虹公司也是引进了松下电器公司的生产线 , 才因此拥有日后一战的资本 , 对外资家电企业核心技术的学习、合作 , 依然是中国家电企业的主要路径 。
如今已成为中国家电企业第一的美的 , 正是通过对东芝的学习逐步崛起 。
1985年 , 美的空调设备厂正式成立 , 然而在其后几年的时间里 , 工厂却有个难题:无法解决空调的量产问题 。
作为美的创始人 , 何享健虽然重视技术 , 但因为当时企业吸引力的限制 , 很难引进高技术人才加入美的 。很长一段时间 , 美的一直依靠“挖国营企业墙角”、“偷偷干”的方式 , 大量使用“星期天工程师”、“夜晚技术员”来弥补技术不足 。
这样的办法很难持续形成研发能力 , 1991年 , 美的打破了过去的做法 , 通过购买东芝注塑机、东芝空调模具 , 同时许以重金在全社会公开招聘人才 , 凭借极强的学习能力 , 美的迅速设计、生产出一批做工精良的空调产品 , 终于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成效 。
以这一次交易为起点 , 梳理美的历史 , 可以很清晰地发现一条“东芝技术小道” 。
1993年5月8日 , 在广州的中国大酒店 , 美的与东芝举行了第一次技术合作的签约仪式 。在随后的宣传中 , 美的空调打出两款技术合作产品 , 很快在市场上获得良好的口碑 。
1999年 , 美的为开辟第二战场 , 立项研发商用空调系统技术 , 然而 , 美的开发出来的一拖二的空调 , 却存在技术缺陷 , 无奈之下 , 只得再次求助于东芝 。
东芝则派遣技术人员入驻美的 , 以项目总工程师的身份进行技术指导 , 该项目的成功 , 很快帮助美的开辟出业务新增长曲线 , 使得公司利润快速增长 。
即便是到达2011年 , 美的已经处在与格力双雄争霸的年代 , 追随东芝的步伐 , 仍是美的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
那一年 , 如今的董事长方洪波在与东芝商定核心技术合作协议后 , 变频技术负责人李强将一块东芝的芯片摆在方洪波面前 , 告诉他——这是核心技术的芯片 。
方洪波仔细研究了半天 , 表情变得十分严肃 , 同时告诉李强:“要学习日本的工匠精神 , 埋头专研 , 一年学不会两年 , 两年不行再三年 , 老火煲靓汤 , 彻底掌握核心技术 。
这成为了美的著名“一晚一度电”空调技术的来源 。
比起份额的丢失 , 在“老火煲靓汤”、“工匠精神”的指引下 , 后发者的咬牙追赶 , 才是最令领先者胆寒的事实 。
03在1998年到2008年的家电市场 , 本土品牌几乎都将外资品牌当成了最大的挑战对象 , 十年间 , 价格战连绵不断 , 技术追赶层出不穷 。随着市场的扩大 , 本土品牌手中资本日益雄厚 , 已经足以在各个产品领域 , 向外资企业发起直接的竞争 。
2009年7月10日 , 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青岛举办 。大连东芝电视董事、总经理川上亲久在专访中突然蹦出一句话——东芝这一年 , 做得很辛苦 。
川上亲久这句话 , 自有其背景 , 自上一年3月开始 , 东芝的数字电视一体机产品 , 其市场销售远未达到公司预期 , 即使这个预期 , 已经是企划本部一降再降的目标了 。
压力之下 , 到了2009年11月 , 东芝再次降低了口风 , 川上亲久宣布 , 2010年 , 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外资电视品牌中 , “东芝能保有20%的份额” 。
言外之意 , 东芝已经无力与国产家电企业竞争 , 只能寄希望于一直掌握着的高端市场 。
这样的现象 , 不仅仅出现在东芝 , 也不仅仅出现在电视领域 。
早在2007年 , 冰箱行业里 , 外资品牌的整体市场占有率全面萎缩 , 松下、日立、LG、三星、夏普、三洋等外资品牌的市场销量占有率之和不到15% , 销售额占有率之和低于19% 。
而在五年后 , 国产家电品牌与外资家电品牌之间的博弈更加白热化 , 连许多家电观察者都惊讶地发现 , 那些过去被视为“土、差、低端”的本土品牌 , 正在一步步将外资家电品牌逼到墙角 。
一直稳居全球电视霸主之位的三星 , 却在中国家电市场处境尴尬 。2014年到2017年的四年间 , 三星电视在线上市场的销售额市占率为3.48% , 同比下降1.49% , 位列行业第10位;在线下市场的销售额市占率为8.7% , 同比下降1.25% , 位列行业第6位 。
在洗衣机品类上 , 惠而浦在2018年10月线下市场的零售额份额仅有1.9% , 位列TOP10末位 。曾经被视为西门子拳头产品的冰箱 , 销售额市占率同比出现了1.29%的下滑 。
销售额降低的背后 , 是外资家电品牌的相继亏损 , 这使得外资家电品牌眼中的那丝希望也即将消失 。
十年前 , 东芝的大连工厂运营状况尚称良好 , 工人三班倒生产 , 待遇甚至可以和当地国企媲美 。
但这已经是最后的荣光 , 很快 , 随着市场格局迅速恶化 , 工厂不得不一批批裁掉工人 , 排班也从三班倒变成两班倒 。仅仅两年过后 , 东芝待遇已经对大连的年轻人不再具备吸引力 。
市场上的节节败退只是冰山一角 , 在集团整体遭遇财报丑闻、电池召回事件等打击后 , 难以为继的东芝终于走上了变卖家产的道路 。
2016年3月17日 , 美的宣布将通过收购获得东芝白色家电业务控股权 , 同年6月 , 美的以33.2亿元人民币收购东芝白色家电业务80.1%股份 。
在与东芝洽谈收购的商务宴会上 , 已是美的董事长的方洪波 , 提起了往事:当年自己刚进公司 , 担任《美的报》编辑 , 他清楚地记得 , 美的与东芝第一次技术合作签约时 , 美的人的兴奋之情 。
那时的东芝还是美的学习与合作的对象 , 转眼间宾主易位 , 物是人非 。
但这并不是终局 , 2018年2月 , 东芝将东芝电视业务95%的股权出售给海信 。至此 , 历经143年的国际级跨国公司 , 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
同样的收购潮在各处上演 , 曾经蜂拥而至的外资家电品牌如今纷纷撤离中国 。
2014年 , 成立于1994年3月22日的合肥三洋被惠而浦收购 , 并改名为惠而浦(中国) 。
在当时的惠而浦看来 , 合肥三洋本来就是立足中国家电市场的领先企业 , 拥有完善的洗衣机、冰箱及微波炉产品系列及生产线 。惠而浦收购合肥三洋属于取长补短 , 顺势而为 。
可惜惠而浦同样高估了自己在中国市场上的能量 , 收购的业务 , 转眼变成了经营业绩上的包袱 。2019年 , 惠而浦亏损3.23亿元 , 2020年亏损1.50亿元 。
大潮之下 , 惠而浦也没有逃掉被收购的命运 。2021年4月 , 格兰仕总裁梁昭贤宣布 , 对惠而浦进行收购 , 格兰仕从此成为继海尔、美的、格力、海信之后中国第五大综合性家电巨头 。
在曾经的高端产品领域 , 外资家电企业的技术优势也在逐渐淡化 。转型 , 成为了最后的共同选择 。
与长虹、康佳等本土彩电厂商相比 , 索尼在传统家电上的技术优势 , 几近荡然无存 , 现如今只能在中国市场专注相机、耳机、游戏机等数码类产品 。飞利浦则在出售家电业务后 , 加速向医疗健康服务商转型 。2019年 , 其医疗保健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高达66% 。
这种转型的代价 , 是退守自己当年培育的新增长曲线 , 卡住一些市场不大 , 但是尚未被突破的领域 。外资品牌在家电市场上的溃败 , 使得当年经典的家电品牌 , 如今几乎无影无踪 。
外资家电从顶峰逐渐滑落的过程 , 也是中国家电产业链开枝散叶 , 不断完善的过程 。与之相对的 , 海尔集团、美的集团、格力电器、海信集团等本土企业的盈利能力 , 则持续提升 。2021年前三季度 , 美的集团净利润为234.55亿元 , 即便是遭受疫情冲击 , 仍然实现同比正增长6.53% 。
短短三十多年间 , 外资家电品牌来去匆匆 , 从风光无限 , 转为一代人的回忆 。这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一是千万不能忽视大消费市场下 , 替代者后发优势的效应 , 二是切勿陷入闭门造车的陷阱 。
第一点 , 恐怕是一个永恒的轮回 。新入者永远会趁竞争态势缓和 , 加大研发投入 , 扛起寡头的大旗 , 让跨时代的终端产品引领产业链创新 。
而对于第二点 , 我们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 , 作为人类最大宗的工业品之一 , 从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冰箱彩电 , 到上游科研、技术转化、制造工艺的产业链 , 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突破性的革命 , 想在所有环节保持技术领先 , 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 也是一件极度危险的事情 。
中国市场的优势 , 在于人口基数撑起的消费规模 , 这造就了本土家电品牌的成功 , 但也是所有人都可以分享的红利 。
外资家电品牌 , 有过极高的历史站位 , 俯瞰过、引领过、辉煌过 , 也衰落过 , 对于中国现在的家电品牌 , 它具有较强的样本价值 。只有正视历史 , 愿意引以为戒 , 才有基业常青的可能 。
以此而论 , 中国的家电巨头 , 依然要无止境地创新奋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