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落提的弹奏方法 钢琴里落滚如何弹,钢琴顿音的弹奏方法视频

怎么样手腕才能放松呢?弹钢琴的时候手腕不够放松怎么办?
很简单,先把一只手放在钢琴上,然后按下一个键,再试着推动手肘和手指,手腕会逐渐放松(但不要用尽全身的力量,一点点,不要让手腕掉下来就好) 。把所有的力气都用在指尖上,然后指尖会感觉到很大的重量 。没关系,没错 。弹的时候要把手指高高举起,这样可以防止手腕发力 。熟练之后,最好逐渐放松手肘,记住,放松肩膀和手臂,不然弹不了快钢琴曲!希望以上回答能帮到你 。

钢琴落提的弹奏方法 钢琴里落滚如何弹,钢琴顿音的弹奏方法视频

文章插图
弹电子琴时左手如何弹c调的和铉,还有那颤音怎么弹出来的
【技巧探讨】腕臂动作与现代钢琴教学方法的调整 。一般我们认为学习钢琴不仅需要长期艰苦的训练,还需要非常复杂正确的技术支持 。这个观点不仅家长和学生认同,很多老师也认同 。所以在钢琴领域逐渐形成了各种演奏派别,各种演奏方法,各种教学方法 。各种教学方法和派别之间的长期争论,也造成了学生在学习中的无所适从 。向这个老师学习是一种方法,换一个老师是另一种方法 。从头开始学习往往是必要的 。即使不需要从头学起,也需要很长时间去适应新老师的教学方法 。而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接受老师的各种技术要求,这往往是错误的,所以是错误的 。这个问题今天发生,那个问题明天发生 。这种现象几乎无休止地贯穿了学琴的全过程 。老师经常被学生的各种问题所困惑,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 。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一般都有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一些年轻老师往往效果不佳 。是什么导致了这个问题?学钢琴真的有那么难吗?目前,钢琴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本身的矛盾和实施难度上 。在弹钢琴的力度和手的放松上,在手形和手臂的协调上,在各种情绪标记演奏方法和音乐情感上,在力度和音色上,都存在一些矛盾 。因为音乐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音量的变化来体现的,而音量的变化又与弹琴的力度有关,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力度’ 。强度的变化可以引起音量和音色‘实’与‘虚’的变化 。而用力弹琴必然会造成肌肉紧张,所以就提到了‘放松’的问题 。我对这些问题:1有几个疑问 。关于力量和放松 。大部分语文教学的老师认为,弹连奏时,用力后肌肉要迅速放松,只用手的重量去按键 。但是在断奏中,手的运动只依靠重量下降而不增加力量 。表面上看,这种演奏方法是合理的,但实际上,我们在演奏较大的作品时,需要演奏成千上万个音符,也就是说,手指要表演成千上万个动作 。无论我们放松得多快,肌肉都要经历成千上万次从紧张到放松的收缩 。如果弹奏速度较慢,放松时间长于紧张时间,手指和手臂可以应付 。但是,越努力的作品,每秒至少可以达到6次搏动,也就是说,肌肉每秒至少有6次收缩 。这种情况下,手很难长时间保持放松,所以手就变得紧张 。因为肌肉紧张会降低手的反应速度和灵敏度,手的紧张必然会直接影响演奏速度和音乐的色彩,同时由于手的反应能力减弱,音乐演奏也不会得心应手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寻求力量的合理运用,还要做大量的放松练习 。这种学习不仅进步慢,而且在整个学琴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使得学琴非常困难 。力量必须通过肌肉紧张来实现 。我们在教学中强调发挥力量和放松是矛盾的 。而且这种松紧的调整只是理论上可行,由于人的注意力和心理问题,松紧恰到好处时很难实现 。2.关于手型的问题 。学钢琴的第一步是把手放在钢琴上,这就涉及到你在钢琴上的手形,所以几乎所有的老师在教学的第一步都会提到手形 。要求的手型大多是这样的:手指向后勾以便指尖直指琴键,弹奏时手指第一关节要‘立’起来,手掌空如捧‘蛋’,手腕要平,弹奏时手掌要起到支撑作用,形成一指五指支撑的‘架子’等等 。
问题是,要形成这样的手型,肌肉总是需要一定的张力的,对吧?手太放松会没造型,太紧张会影响弹钢琴,所以‘不放松’刚刚好 。如何才能做到恰到好处?实际操作中,我看到的同学几乎都没有做到恰到好处,大部分手都很僵硬,弹出的声音也很难听 。还有就是手指的第一个关节‘立起来’的问题 。一般认为手指站不起来,力无法传递到指尖,导致声音微弱 。所以当学生手指关节受不了时,老师就反复要求学生手指关节受得住 。问题是,为什么学生手指的第一个关节不能站立?谁都看得出来,手放松时,手指的第一个关节自然站立 。手指站不起来有两个原因:一个可能是手臂的重量造成的,一个可能是手指用力弹琴造成的 。所以如果学生被迫竖起手指,他们必须对手指的第一个关节施加额外的力 。会不会导致他们手上用力更大?让你的手更紧张?一方面强调手指要站立,另一方面不断强调双手要放松 。所以有些同学出现了放松就站不住,停下来就不放松的现象 。3.手臂协调问题 。当学生学习到一定程度,就涉及到手臂的协调动作 。手臂协调动作的主要原理是根据乐句移动手臂的重心,根据乐句的内容和音乐的要求做出手臂和手腕的各种协调动作 。
作,如”落滚”等等 。比如乐句是”弱收”的,就要求在弹奏中以手臂带动手腕,向上提起,来形成”弱收”的效果 。这些动作多种多样,而且动作比较复杂,是很难用语言来准确形容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都需要老师一个个的、手把手的去传授 。问题就是,一方面这种动作很复杂,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经常是练了许久老师也不满意,而且由于没有明确的标准,老师之间对动作的要求也不一样 。另一方面由于学生们素质、性格等等的差别,造成学生多种多样的弹法 。实际上,老师对动作是否合格是以声音为标准的,可是学生对声音标准并不明确,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够使学生不仅声音概念明确又能够把动作做准确呢?如果不去做这些动作,能不能通过更简单的办法来弹奏出相同的效果呢?而且复杂的动作,学生做起来容易不协调,在动作都别扭的情况下,音乐又如何表现?4. 关于感情标记演奏法和真实音乐情感表现的问题 。在乐谱上都标有许多感情记号,包括:强、弱、跳音、重音、前后倚音等等 。在教学当中,这些标记会有明确的弹奏方法 。如跳音要分:手指跳音、手腕跳音、手臂跳音 。还有半断奏、跳音、顿音演奏时值的不同等等,很是复杂 。问题是作曲家为什么要在乐谱上做这些感情记号?例如渐强记号,如果作曲家是通过这个标记来表达某种情感或内容,我们直接弹奏渐强记号是否表达的准确?我们总是要求学生弹奏时要注意音乐感受,如果学生在心里已经有了较真实的音乐感受,通过这么复杂的动作还能不能表现出来?如果感情记号是为了表达作曲家的某种情感,通过像把跳音简单的分为三种弹法这种方式,能否就等于还原了真实的情感?由于强弱涉及到触键力度的大小变化,在渐强的过程中,力度必然发生变化,而触键力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弹奏的音色 。也就是说,在对渐强、渐弱等感情记号的弹奏中,由于触键力度的变化,音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力量越大,声音越紧 。遮掩,就造成演奏整体上音色的不统一,这个问题解决起来比较困难 。5. 教师教学生的方法和其本人弹琴的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别 。教学是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所以学生在最开始学习时的演奏方法和最后形成的、完整的演奏方法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但如何能够保证学生最后能够形成老师所希望的那种演奏方法?学生需要花多长时间才能够形成?
弹钢琴时如何放下手腕手腕、手臂是钢琴指法训练的重要环节,弹钢琴手腕与手臂的活动调节它们的之间的关系是手腕是保证手指能有效并自如地去适应弹奏中千变万化的关键部位,由于手腕是从手臂到手指之得承上启下的枢纽,因此很多以手腕为主导的动作必然也需要手臂的协调和参与,也就是说这一部分中谈到的动作,虽主要从手腕去说,但大多要牵动手臂,需要手臂的协调放松自如 。手腕主要的活动方向有三种最主要的动作:一是手腕的上下动作;二是手腕的左右动作;三是手腕的一下与左右的综合动作 。1、手腕的上下动作:手腕的上下动作分成两种,一是由整个手臂协调带动下的上下动作;二是手腕独立动作的上下动作 。由整个手臂协调带动上下动作,即一般称之为”落滚”式的动作 。譬如在两个音的小连线时,第一个音弹之前,手腕结合手臂先提起来,把手指带动起来,然后指尖冲着键盘落下去,一发出声音后,手就立刻放松,保持正确手型,在琴键上站一会儿,再根据音符的时值向第二个音 。在第一音至第二音时,手腕安静不乱动,而弹完第二音后,手腕结合手臂提起来,使手指柔和地离开键盘 。这种落滚式动作的练习,可使手臂手腕与手指协调一致,放松自如 。2、手腕的左右动作:手腕左右动作是一种非常必要的动作,而且是时时处处都要运用的动作 。简单的道理就是,每一个手指弹的时候手腕必须左右调节位置,以使手指处于和种最有利于弹奏的方位 。手腕调节的原则在于每个手指弹奏时,要让手指处于基本直对着键盘的方向,这种角度和方向最容易把手臂上传下来的车量自然地送进键盘去 。如果手指在每一个音上都能自如地接收到自然的重量,手指将变得轻松自如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手腕左右非常灵活,随时作出微调 。3、手腕的上下和左右结合的综合动作:综合动作中,常见的手腕圆圈式的动作,一般用于一些规律性分组的技术性段落式伴奏音型段落 。臂如四个音一组或六个音一组同类织体的十六分音符,根据音的高低和手的左右位置,打一个手腕的扁圆圈动作 。这个好像划一个圆圈的手腕动作即是手腕的上下和左右结合来完成的 。当拇指弹时,因是重音位置,因此手腕往上左动,并处在低的位置 。第二个音到四指,手腕立刻向右挪动过去,在第二至第四个音,手指是四、三、二,手腕从右往左动,并作一个弧形的波动,从而到过第二组,再做同样动作,循环往复 。手腕的动作是多种多样的,是一个非常丰富而复杂的学术研究课题 。在此只是择要介绍几种常用和必用的 。需要记住的是手腕必须上下左右都能灵活调节和运用的原则,这样才使弹奏质量得到改进,使技术得到提高 。
钢琴落提的弹奏方法 钢琴里落滚如何弹,钢琴顿音的弹奏方法视频

文章插图
初学者怎么学钢琴成人学习钢琴,80%的人都是带有很强目的性,即想弹奏某首钢琴曲子 。很多的成年人学生中,很多人一开始学琴就会问:我要学习多久才能弹奏《梦中的婚礼》,《献给爱丽丝》,《眼泪》等等曲子?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回答的确挺为难!因为这个问题是和每一个学琴者的练琴情况、质量,以及音乐的接受和反应能力,是密切相关的!在这里之所以说是练琴情况、质量,而不说是练琴时间 。是因为很多时候成人练琴花了时间却没有质量,或者把时间花到了不该花的地方上!那么成人学琴应该怎样练习才能够速成呢?下面丁丁租琴与大家一起探讨练琴方法的问题,为什么很多成人,在练琴中花了大量时间却没有效果或者效果不显著呢?又或者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没有目的、条理性很不清晰的进行练习呢?1.明确目的,端正态度:为什么学钢琴?是为了培养兴趣爱好还是走专业路线?自学钢琴能否坚持下来?2.如果是当作一种兴趣爱好,那么可以持久的有计划的练琴,每天练习多长时间为宜自己决定(把学习工作时间考虑进去),至少要弹条哈农练习曲,保持手指不生熟 。3.如果没有乐理基础需要学习识谱(五线谱)、掌握常用音符的时值、要能看懂乐曲上的演奏指示 。4.选择好的钢琴教材:初级常用的有:《拜厄》(简单的短曲)、《哈农》(练习指法、熟练度) 、《车尔尼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曲)、《布格缪勒25曲》(简单的主题小曲)等,选取教材还是要听老师的安排5.可以自己选取乐曲弹奏:理查德的曲子通俗,动听,流行广泛 。马克西姆的曲子壮阔,主题鲜明 。还有一些其他名曲,自己可以尝试,作为保留曲目,可以拿的出手 。6.是否考级:考级是对你学习钢琴能力的一个肯定,但也不是必须的 。7.参加活动:多给自己登台亮相的机会,对钢琴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更锻炼你的心里素质 。8.那么,最重要的是学琴一定要选择一个质量不错的钢琴,如果大家觉得成本高,中国首家权威租琴服务平台——丁丁租琴建议,前期大家可以选择租琴,这样大家可以花最少的钱租到全新的品牌钢琴,因为好的钢琴能激发你后续的坚持,并且之后会有很快的进步,此时切不可半途而废,要有毅力、耐性 。为了培养兴趣,可以经常听钢琴名曲,或者去音乐论坛交流经验,学习观摩 。
想请教会弹电子琴或钢琴的朋友,弹键盘乐器的基本手法是怎样的?这儿有一个全的 。六种基本指法规则 。http://bbs.cndzq.com/Show.asp?id=14593&BoardID;=14&TB;=1但是需要简单注册登陆才能看 。先进入bbs.cndzq.com注册个号儿吧 。我做一部分转贴 。喜欢的话您可以继续往后看 。因为它是配图的,所以没法完全转过来 。我是跳着摘的 。一共六讲 。楼主可以自己去看看吧,挺详细的,还有图,还有两个视频动作 。………………………………我们弹电子琴 。最最基本的是一个手指头正对着一个键盘 。五个手指就对应do、re、mi、fa、so五个音 。有的人们就问了:那其它的音怎么办呢?是不是右手必须一指对应do,二指对应re呢?我先回答这个问题:当然不是,手指是可以灵活运用的,否则没法弹好琴 。但是要有一定的基本章法 。会了这些基本章法之后,把它们组合起来就可以足够弹琴用了 。如果我们把一指放在fa上,二指so,三指la……记住要点:最基本的指法是“一对一”!一对一是最最基本的指法,比六种基本指法还基本 。可以在键盘的任意地方一对一 。也可以白键和黑键一对一,也可以纯黑键一对一 。这样的话,就可以弹出所有的音了 。…………第二讲:第2种:穿指 。1)穿指,或“拇指潜移”,也有人叫它“钻山洞”,就是1指从2指或3指或4指下面穿过,去弹奏更高的音的指法 。示例图片:2)比如说,我们在弹奏do、re、mi、fa、so、la、si、高音do的时候,如果要想连起来弹,中间不断开,就要用到本指法 。先1指弹do,然后2指弹re的同时,1指离开键盘,然后3指按mi的同时2指离开,然后:在3指按着mi的同时,1指从3指下方移动到fa的位置上,3指此时略微伸展一些,注意整个手不要过分地随着1指而扭过去,如果手太斜了,会很难看的,也对于演奏很不方便 。然后在1指弹fa,同时3指离开键盘,就完成了一次穿指,然后再一对一地弹出so、la、si和高音do 。示例图片:3)穿指有一些规则 。a、只能用1指去穿,而且只能穿2,3,或4指,不能穿5指 。穿5指是忌讳的 。另外,1穿2和1穿3的场合比1穿4要多一些 。…………第四讲:教你第四种基本指法:扩指 。这很好理解吧,顾名思义,就是手张大了弹呗 。一对一的五指指法,只能够五个键 。如果我们来这么四个音:do、mi、so、si,要求同时按,呀~~,傻了眼了吧 。别急,这时候括指就来了 。(1)概念: 括指,又叫手指的伸展,是指把手指横向张开,要触键的两个手指与它们之间的手指数的总和小于要触的两个键盘的音程数的指法 。(又是数学描述……)如:1 指对应 mi ,3 指对应 si ,1指到3指之间有3个手指 。而mi到si之间是5个白键 。3 < 5,也就是说手指张开了 。见图 。………………………………………………………………
钢琴落提的弹奏方法 钢琴里落滚如何弹,钢琴顿音的弹奏方法视频

文章插图
弹钢琴应注意什么?那么,什么是弹奏钢琴的正确姿势呢?对于初学者来说 。钢琴弹真的正确姿势还是有其要求的、它包含以下一些具体内容 。弹奏钢琴的正确姿势要在自然、放松的基础上使坐势、脚支点、于支点三个重力支点的平衡、协调 。以求最终服务于手在弹奏时力量运用的准确和力度色彩变化的敏锐,有利于演奏技巧的发挥和艺术表现的白如 。而三个重力支点的平衡协调则问坐势高度 。坐位置与钢琴的距离,手和脚的正确放置等密切相关、只有摆好这三个重力支点的关系,才能求得适应演奏需要的正确姿势 。琴凳高度至关重要出于少儿年龄不—,个头高矮各异,躯干和手臂比例不问(实际上成年人也—样),要适应—个固定高度的钢琴,只能靠坐凳的不同高度来加以调整 。因此,坐凳高度足影响弹奏姿势正确与否的关键因素之— 。匈牙利钢琴家约瑟夫·迦特告诫说:“直到现在,仍有许多人轻视地势高低的意义 。但实际上 。坐姿高度对一个钢琴家在弹奏技巧方面产生的影响,并不亚于小提琴家如何持琴 。”由于我们是以变化的人(正在发育成长的孩子成生理长势各不相同的人)去适应不能变化的琴,因此,不可能有每一个坐凳高度的统一标准,却有一 个确定坐势高度的原则 。这个原则就是,坐凳的高度应以孩子坐上琴凳,双手置于琴健时,肘部与健面基本在一个平面上,自然下垂于手侧身的上臂与肘部形成略大于90度的钝角为宜 。这种状态有助于手指完成各种技巧 。在制作和调整琴凳时 。如果过高一定要调换或锯掉,过低则应加垫硬物(不可用软垫),使坐势高度适合以上要求 。不可忽视踏脚凳(脚垫)幼儿习琴时,会出现坐势高度合适而脚不着地的情况 。这样孩子的身体没有稳定的支撑点,极易引起紧张为了保持平衡,有时不得不“扶持”钢琴,增加了手指的负担:推动支点的躯干的活动变得没有把握、还十分不利于力的运用,会酿成不良的弹奏姿势 。幼儿和高度不够的儿童都必须使用踏脚凳 。踏脚凳高度也要讲究,尤其不可过高过低会造成重心后仰 。不利于力传送到指尖 。掌握踏脚凳适宜的高度是:在孩子坐稳之后,视其大腿根到膝盖处略呈坡状下斜 。琴凳和踏脚凳的高度还应根据孩子发育成长的变化,腿、脚、臂长的变化做相应的调整 。以保持正确的坐姿,如何确定坐位同钢琴的最佳距离正确掌握琴凳的置放距离是保证弹奏姿势正确的又—关键问题 。琴凳置放距离因人而异,主要根据各人的臂长来定 。理论上,坐位间钢琴的最佳距离以既保证手臂上下两部分能灵活动作,又保证身体可做前后左右的自由运用为宜 。坐得太近,身体贴近钢琴,手的活动受限制,躯干失去活动余地;坐得太远,伸直胳膊弹琴,既不自然又不方便,还耗费力气 。可供家长掌握孩子坐位距离的具体要点是:让孩子坐上琴凳 。双手放在键盘上、双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 。掌握确定坐位距离的标准,需要我们的家长能针对孩户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以做必要的调控 。踏脚凳的置放适当,以膝弯处的角度不小于直角,双脚略自然前伸为宜 。坐凳深浅有讲究前面讲到三个重力支点的平衡协调关系 。其中坐位足身体重力的主要承受点 。在钢琴演奏中它还是移动重心的立足点 。当弹奏需要更大力度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以坐位为支点的躯干的倾向传送出身体的重力 。反之,也可以灵活地撤回重力 。因而,坐位必须保证身体自由倾向的灵活性 。这—点需要以坐凳的深浅来掌握 。家长们应注意不能让孩子像坐沙发或靠背椅那样坐在琴凳上 。也就是说,坐凳不宜太深 。坐得太深、首先会妨碍脚的支撑作用 。躯干没有双脚的支撑 。活动会失去稳定性,而变得没有把握 。再则 。坐得太深使身体重心全部移到座位上,弹奏易失去平衡,造成紧张 。身体的自由倾向受阻会妨碍力量的传送 。我们需要身体的重心前移躯干略向前倾,支撑点放在脚上、以便弹奏需要时,移动重心,将重力运送于指尖 。为此,坐凳宜稍浅一些 。当然,也不能坐得过浅 。如果坐在凳缘边,又会使身体的大部分重量落在双脚上,而无法调整重心,弹奏音域较宽的曲子时容易失去平衡 。弹奏的不良姿势和弹奏姿势中存在许多怪形象,怪动作 。并且养成习惯,很难去除 。不仅外观不美,更重要的是不良姿势所得致的紧张和僵硬会危及正确演奏 。孩子学琴伊始就必须注意防止和纠正 。比如:弓腰驼背 。大多出于坐凳过高造成 。是极其不雅观的—种弹奏姿势 。端肩吊臂 。这是极其紧张的—种不良姿势,对力量的运用危害极大 。坐登过低容易造成这种毛病 。绞脚绕腿 。常见不用脚垫的孩子弹琴时,把脚绞在一起,使本来身体欠缺支点的情况 。更加严重化 。若遇音域较宽的时,身体倾斜而无支撑 。会因重心不稳歪倒下去 。僵硬直立 。这可能出现在坐凳过深的情况中,伸直胳膊,紧张僵硬 。人琴分离,运力不畅 。无法灵活自如地适应弹奏要求 。弹琴中,有的孩子还懒散地跷起“二郎腿”;有的过多摇晃和扭动身体;有的还有咬嘴唇、伸舌头等不良习惯 。所有这些弹奏中出现的不良姿势和不良动作习惯,首先必将直接影响正常的弹奏;其次,钢琴演奏是—门表演艺术、不能忽视其直现的美感 。因此,从孩子入门学琴起,家长应在孩子练习中,坚持培养正确的弹奏势 。关于手型,钢琴弹奏的第—线工作是由手指完成的 。根据人手的生理形态和乐器制作的键盘结构形态,必然产生出适应弹奏需要的手指触键的态势 。这就足我们通常所谓的“手型” 。正确手型的根本概念与一般概念正确手型并没有一个绝对概念 。苏联钢琴家伊贡诺夫指出“几乎任何一种手的姿势都可以说得通,只要是这种姿势合适,符合于的构造,符合音乐组成的高低起伏,更主要的是不破坏动作的统一 。”客观上钢琴演奏中没有某种固定不变的手的姿势——手型 。每一首新的乐曲都会产生新的任务,对手的弹奏姿势有所影响和要求 。不问的钢琴家演奏同—首乐曲时手的姿势也会是各种各样的,由此可以说没有—种绝对的正确手型模式,也没有一种一成不变的固定手型模式,对适应音乐表现需要的任何演奏手型都可以认为是正确的 。应该说 。这是关于正确手型的具有根本意义的概念 。然而,对于初学钢琴的孩子 。正处在学习钢琴演奏的基础阶段,我们又非常强调培养—种正确的基本手型 。这是因为,为适应钢琴键盘的排列结构和弹奏技巧,需要人的手和手指具有—种有利于弹奏动作和弹奏力的运用与传送的正确状态 。这种状态要最符合人丁的天然长势和手指动作的生理机能 。于是,我们把这样一种于的弹奏状态叫做基本手型 。我们在入门和基础阶段强调的所谓正确手型、就是从特定阶段意义上广讲的一般概念,不可视为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东西 。我们希望家长们了解这一点因为,我们希望大家不要把某种手型,或者说某种基本手型视为一种绝对的东西,认为只有某一种手型才是正确的 。不应同正确手型的概念混淆或对立起来 。这种概念的区分非常重要 。明确了这一点 。我们再回过头来具体地讲正确的基本手型的基本要求,就不至于产生误解和形成错误概念了 。手型的基本要点:1、手指自然弯曲、同手掌—起构成—一个半圆形,呈空握球状球状;2、掌骨关节(通常称第三关节)及所有手指关节都应凸起 。应避免和纠正最易出现的手指第一关节和第三关节(指掌关节)塌陷呈凹状;3、手指应自然分开原则上刚好—个指头对准—个琴键;4、整只手(从整个前臂到手)应以水平位置摆在琴键上、应使手指摆正,与琴键排列平行、大指应同样放在琴键上面;5、手指触键的基本位置应取在白键与黑键距离的约三分之一处 。当触按黑键时,整只手应向黑键位置前挪,手指应弹奏在黑键前端位置 。法国著名钢琴家玛格丽特·隆说:“人的手特别理想地适合于弹奏琴 。”反过来也可以说,这是由于钢琴的设计制作特别适应了人手的自然条件 。不足吗?将—支文完全放松的于放上琴键、几乎就是我们上面所述的基本手型形状 。这实际上仅仅足—种非常自然的适应 。我们不必把弹钢琴的基本手型看成时太困难的事 。不良手型的形成与纠正放松的双手摆上琴键就八九不离十的符合基本手型形状,但正确手型并非仅指—种静止的外形,它包含了在弹奏过程中、要能够利用正确手型创造的科学合理条件来操作弹奏动作和运用力量 。它还要求弹奏钢琴的正确手型内部具有必须的手的张力、手指的支撑力和手指正确的挥动动作能力等 。这样,运用正确基本手型进行弹奏当然就不会像摆—个手型样子那么容易了 。幼儿术经训练的柔弱小手在不具备弹奏需要的肌肉能力时、极易形成弹奏手型的不良姿势和不良动作习惯 。对种种不良手型 。不在此一一例举 。概括起来 。不良的手型主要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是指甲关节(通常称第—关节)和指掌关节塌陷呈凹状,这个问题的主要危害足影响力的传导、不能获得正确的发音、以后会影响到手指快速跑动;二是出于弱指的软弱使它们在站立和弹奏时会产中某些手指的多余动作和多余紧张 。它可能表现为某些手指相互依靠、或某些手指伸直、卷曲等 。这会直接影响正常弹奏,造成弹奏的不均匀、僵直中硬和能量的浪费 。纠正不良手型主要依靠加强手指的独立支撑能力来解决 。用一个极普通的例子可以说明:凡站立有困难或缺陷的人、走路的姿势必定不正常,出怪相 。手指也是一样,只有当肌肉能力发展到每个手指不依赖其他手指帮助而独立支撑,不牵动其他手指产生多余动作和多余紧张而独立动作时、基本手型就形成并真正得到了巩固 。
【钢琴落提的弹奏方法 钢琴里落滚如何弹,钢琴顿音的弹奏方法视频】

    推荐阅读